[发明专利]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与最优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9726.8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8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罗浩;高菾佚;蒋宇辰;李款;杨宏燕;尹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驱动 故障诊断 最优 控制系统 一体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与最优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方法,包括:采用镇定控制器对实际工业生产系统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得补充控制信号及增加前馈控制器进一步参与到对所述实际工业生产系统的控制中;具体为:
采集所述实际工业生产系统的输出信号与预设的输出预期信号作差获得输出误差,所述镇定控制器对输出误差进行处理获得主控制信号;
采用前馈控制器对所述输出预期信号进行处理,获得辅助控制信号;
主控制信号与辅助控制信号及补充控制信号相加后获得输入信号输入到实际工业生产系统中;
所述补充控制信号由闭环故障检测残差信号与尤拉矩阵相乘获得;
所述闭环故障检测残差信号的获得方法包括:
采集实际工业生产系统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输出预期信号,利用数据驱动的方法辨识获得系统稳定核表示矩阵;根据系统稳定核表示矩阵,构造多入多出的诊断观测器;并通过诊断观测器产生闭环故障检测残差信号;
所述尤拉矩阵的获得方法包括:
对所述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及输出预期信号利用数据驱动的方法辨识获得系统稳定相表示矩阵;再结合实时采集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及闭环故障检测残差信号对所述系统稳定相表示矩阵进行迭代更新,获得输入误差能量函数意义下的最优尤拉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与最优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故障检测残差信号的获得方法中,系统稳定核表示矩阵的获得方法包括:
步骤A1:采集实际工业生产系统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输出预期信号,并设定一号相关参数、二号相关参数和数据长度;
步骤A2:将所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形成紧凑的输入汉克尔型矩阵;
步骤A3:获取镇定控制器的状态空间矩阵,得到镇定控制器的状态空间表示;并构造辅助下三角托普利兹矩阵;
步骤A4:构造闭环系统等价输入汉克尔矩阵;
步骤A5:对闭环系统等价输入汉克尔矩阵进行LQ分解;
步骤A6:计算获得系统稳定核表示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与最优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工业生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u(z),输出信号为y(z),输出预期信号为w(z),一号相关参数为sp,二号相关参数为sf,数据长度为N;
将输入信号u(z)和输出信号y(z)中的数据uk,yk形成四个紧凑的汉克尔型矩阵
k=1,2,3,……N;
获取镇定控制器的四个状态空间矩阵Ac,Bc,Cc和Dc,进而得到镇定控制器的状态空间表示xc,k+1:
xc,k+1=Acxc,k+Bc(wk-yk),
uk=Ccxc,k+Dc(wk-yk);
所述wk为输出预期信号w(z)中的数据;
构造获得两个辅助下三角托普利兹矩阵和
式中A、B、C、D是被控实际工业生产系统的四个状态空间矩阵;
进一步构造获得两个闭环系统等价输入汉克尔矩阵和
令对两个闭环系统等价输入汉克尔矩阵和进行如下LQ分解:
式中Lc表示LQ分解得到的下三角矩阵,Qc表示LQ分解得到的酉矩阵;
通过下式计算求得中间变量和中间变量
即:
进而得到系统稳定核表示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97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