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防护移动通信机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9757.3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高亚兰;浮盼盼;姜飞;高铭悦;王胜;王攀;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F24F5/00;F24F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赵荣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防护 移动 通信 机房 | ||
1.一种安全防护移动通信机房,包括房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房体(1)插接安装于地面上固定的固定柱(17)上,所述房体(1)的顶部安装固定有顶部固定板(4),且所述顶部固定板(4)通过拉紧绳(8)与固定柱(17)连接固定;
所述房体(1)的内侧中部安装固定有通风管(5),通风管(5)的上端安装有循环风机(3),所述通风管(5)上转动安装有均风网筒(6),且所述循环风机(3)用于将所述房体(1)内腔上部的空气向通风管(5)输送,并从均风网筒(6)排出冷空气;
所述均风网筒(6)上还安装有多个器件放置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移动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1)上开设有一个进出口(14),进出口(14)上安装有房门(12),房门(12)上分别设有面部识别系统(11)和指纹识别系统(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防护移动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1)的内腔俯视投影为矩形状,所述固定柱(17)分布于房体(1)的内腔四角处,固定柱(17)的下端浇筑于混凝土基座上;
所述房体(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插接到固定柱(17)上的插接孔(19),且所述插接孔(19)上设有密封圈;
所述房体(1)的内顶部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固定有一个顶部固定板(4),位于所述房体(1)前侧的顶部固定板(4)通过两根拉紧绳(8)分别与位于所述房体(1)前侧的两个固定柱(17)连接固定,位于所述房体(1)后侧的顶部固定板(4)通过两根拉紧绳(8)分别与位于所述房体(1)后侧的两个固定柱(17)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防护移动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固定板(4)上开设有圆形状的第一连接孔(16),固定柱(17)的上端开设有圆形状的第二连接孔(18),所述拉紧绳(8)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于第一连接孔(16)和第二连接孔(1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防护移动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7)的上方于房体(1)的内侧壁上还安装固定有用于对所述拉紧绳(8)导向的导向板(7),所述导向板(7)上开设有圆形状的导向孔(20),拉紧绳(8)从导向孔(20)穿过,导向孔(20)上周向分布安装有多个支撑滚珠(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防护移动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5)竖直设于房体(1)的内腔中部,通风管(5)的下端固定于房体(1)的内底部,通风管(5)的上端位于房体(1)的内腔上部;
所述均风网筒(6)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均风网筒(6)和通风管(5)之间为密封转动连接,所述均风网筒(6)内侧的通风管(5)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15),若干所述通风孔(15)通过通风管(5)内侧开设的通风腔道与循环风机(3)连通,所述通风管(5)的通风腔道内还设有制冷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防护移动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5)的上部还周向分布设有多根斜撑杆(2),斜撑杆(2)的上端固定于房体(1)的内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防护移动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放置组件包括侧向固定条(9)和器件放置板(10),所述器件放置板(10)的俯视投影为扇形状结构,器件放置板(10)水平安装固定于均风网筒(6)上,所述器件放置板(10)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与均风网筒(6)连接固定的侧向固定条(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学院,未经宿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97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方法、装置、系统
- 下一篇:一种网衣与浮体耦合水弹性响应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