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膜及其制作方法、感应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0087.7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9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运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6 | 分类号: | G06F3/04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刘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及其 制作方法 显示 设备 | ||
本申请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膜及其制作方法、电磁感应板及其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设备,通过在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若干第一导体,在若干第一导体上设置绝缘层,在绝缘层上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若干第二导体,每个第一导体的首端区域和尾端区域伸出绝缘层,每个第二导体的首端区域和尾端区域伸出绝缘层,将第一导体的首端区域和第二导体的首端区域对应电连接,第一导体的尾端区域和第二导体的尾端区域对应电连接构成螺旋环绕绝缘层的电磁感应线圈,将电磁感应回路设置于基板的同一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在制作线圈时需要在基板上开设通孔并用金属填充通孔,制作工序复杂,对加工技术要求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膜及其制作方法、电磁感应板及其制作方法和触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板是现在普遍采用的触控板。电磁感应板的触控原理是在通过电磁笔操作电磁感应板的过程中,根据电磁感应板产生的磁场变化来识别电磁笔在电磁板上的触控位置和滑动操作。电磁感应板一般是由上下两层电磁感应膜组成,通过电磁感应膜来实现对触控点的感应。
现有技术中,电磁感应膜的制作方法为:在一块基板的两面各制作一部分电磁感应回路,并在电磁感应回路两端的位置开设通孔,然后在通孔中填充导电物质,以连接基板两面的电磁感应回路,使基板两面的电磁感应回路导通,从而形成感应线圈,制作工序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膜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电磁感应膜的制作方法在制作线圈时需要在基板开设通孔并用金属填充通孔,制作工序复杂,对加工技术要求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膜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若干第一导体;
在所述若干第一导体上设置绝缘层,每个所述第一导体的首端区域和尾端区域伸出所述绝缘层;
在所述绝缘层上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若干第二导体,每个所述第二导体的首端区域和尾端区域伸出所述绝缘层;
将所述第一导体的首端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的首端区域电连接,第一导体的尾端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的尾端区域电连接构成螺旋环绕所述绝缘层的电磁感应线圈。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若干第一导体,在所述若干第一导体上设置绝缘层,每个所述第一导体的首端区域和尾端区域伸出所述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上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若干第二导体,每个所述第二导体的首端区域和尾端区域伸出所述绝缘层,将所述第一导体的首端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的首端区域电连接,第一导体的尾端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的尾端区域电连接构成螺旋环绕所述绝缘层的第一电磁感应线圈,得到第一电磁感应膜;
在第二基板上沿第二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若干第一导体,在所述若干第一导体上设置所述绝缘层,每个所述第一导体的首端区域和尾端区域伸出所述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上沿第二方向平行间隔设置若干第二导体,每个所述第二导体的首端区域和尾端区域伸出所述绝缘层,将所述第一导体的首端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的首端区域电连接,第一导体的尾端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的尾端区域电连接构成螺旋环绕所述绝缘层的第二电磁感应线圈,得到第二电磁感应膜;
将所述第一电磁感应膜和所述第二电磁感应膜贴合;
将贴合的第一电磁感应膜和所述第二电磁感应膜贴合到玻璃盖板,得到电磁感应板。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膜,包括基板和若干电磁感应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0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