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居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0928.4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8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柴巧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吴倩 |
地址: | 030008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家居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家居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居控制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活动座、固定螺栓、吸盘、立管和调节螺栓,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顶板、升降杆、温湿度检测器、PM2.5检测仪、显示屏、中央处理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家电控制器和移动终端,通过设置容置有活动座的底座,活动座的底部固定有吸盘,从而能够选择采用吸盘吸附固定或底座支撑固定,稳定性更佳,通过设置可升降的顶板,并且顶板上安装有温湿度检测器、PM2.5检测仪、显示屏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从而能够对室内的温湿度环境和空气环境进行检测,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到移动终端,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居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居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是通过模仿人类的思维和意识,让机器和系统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技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技术正在快速迭代更新升级,使得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目前人工智能主要应用是学习、预测和建议。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正在不断地普及和被人们所接受,使得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有智能电器、智能开关、智能传感器等等设备。
现有的家居控制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家居控制装置不方便使用者对室内环境监控不充分,获得的环境信息比较单一,不方便使用者充分了解环境状况,另外,现有的家居控制装置在摆放时,稳定性不足,降低了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居控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居控制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控制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活动座、固定螺栓、吸盘、立管和调节螺栓,所述底座内开设有装置述活动座的一个活动孔,所述活动座通过多个所述固定螺栓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固定螺栓上开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两组固定孔组,每组固定孔组包括分别对应多个所述固定螺栓的多个固定孔,所述活动孔贯穿所述底座,所述活动座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所述吸盘,所述活动座的顶部固定有所述立管,所述立管为竖直设置,且所述立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所述立管上安装有一个所述调节螺栓;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顶板、升降杆、温湿度检测器、PM2.5检测仪、显示屏、中央处理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家电控制器和移动终端,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有所述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为竖直设置,且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所述升降杆的下端伸入所述立管且活动连接所述立管,所述升降杆上开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调节孔相匹配,所述顶板的顶部安装有所述温湿度检测器、PM2.5检测仪和显示屏,所述顶板内部开设有一个控制仓,所述控制仓内安装有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家电控制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为无线连接,所述家电控制器用于控制家电执行固有功能,所述温湿度检测器的输出端和所述PM2.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为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立管的下端具有外螺纹,所述活动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螺纹槽,所述立管的下端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一螺纹槽内。
优选的,升降杆的上端具有外螺纹,所述顶板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槽,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二螺纹槽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为环形结构且采用橡胶材料支撑,所述垫片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下表面。
优选的,控制组件还包括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顶板的顶部,所述烟雾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金融职业学院,未经山西金融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09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