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夜视摄像机检测系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2015.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6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考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5/3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摄像机 检测 系统 装置 方法 | ||
1.近红外夜视摄像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检测系统包括可见光检测模块(1)、近红外光检测模块(2)、主控模块(3)和报警模块(4);
可见光检测模块(1)测量环境中可见光的强度,并将可见光强度的测量值发送至主控模块(3);
近红外光检测模块(2)测量环境中近红外光的强度,并将近红外光强度的测量值发送至主控模块(3);
主控模块(3)将近红外光强度与可见光强度的测量值做除法运算,除法运算获得的运算值与标准阈值相比较,当运算值大于标准阈值时,主控模块(3)控制报警模块(4)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标准阈值为:
在没有近红外光源的室内可视环境下,近红外光检测模块(2)获取的测量标准值除以可见光检测模块(1)获取的测量标准值,所获结果即为标准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夜视摄像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检测模块(1)检测400nm~770nm波长域的光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夜视摄像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检测模块(2)检测780nm~1000nm波长域的光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夜视摄像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4)通过扬声器、LED指示灯和振动马达进行报警。
5.近红外夜视摄像机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夜视摄像机检测系统实现,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包括壳体(7)、开关(6)和光检测窗(5);
开关(6)设置在壳体(7)的外侧面上,壳体(7)的上表面设置有光检测窗(5),光检测窗(5)内安装有可见光检测模块(1)和近红外光检测模块(2),主控模块(3)和报警模块(4)安装在壳体(7)中空的内腔里。
6.近红外夜视摄像机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夜视摄像机检测系统实现,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的具体过程为:
S1、在近红外光检测模块(2)需要使用辅助照明光源的光照环境下,可见光检测模块(1)获取检测值,该检测值为可见光阈值A;
S2、在没有近红外光源的室内可视环境下,近红外光检测模块(2)和可见光检测模块(1)分别获取测量标准值,近红外光检测模块(2)测量标准值除以可见光检测模块(1)测量标准值,差值为标准阈值B;
S3、在检测环境中,可见光检测模块(1)获取当前检测值N1,近红外光检测模块(2)获取当前检测值N2;
S4、主控模块(3)判断N1≤A,否则返回执行S3,是则执行S5;
S5、主控模块(3)获取N2除以N1的运算值X:
S6、主控模块(3)判断X>B,否则返回执行S3,是则执行S7;
S7、主控模块(3)控制报警模块(4)发出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考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考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20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