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2163.8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纪新;赵德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7/08;B02C7/11;B30B9/06;B01D36/00;B65G11/00;B65G2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杨晔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处理 装置 | ||
1.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收集装置(A)、粉碎研磨装置(B)、渗透过滤装置(C)、杠杆压缩分离装置(D)、油水分离装置(E)及管道振动装置(F);所述收集装置(A)将收集的垃圾送入其下方的粉碎研磨装置(B)进一步粉碎研磨处理后,将垃圾送入渗透过滤装置(C)初步固液分离,再由杠杆压缩分离装置(D)进一步压缩,固体垃圾被压缩取出成为有机肥使用,液体垃圾进入油水分离装置(E),管道振动传输装置(F)设置于渗透过滤装置(C)与油水分离装置(E)之间的连接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A)包括传送腔(1),所述传送腔(1)顶部设置有带有毛刷的垃圾收集盖(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研磨装置(B)包括外壳(3),外壳(3)顶部设有垃圾入料口(3-1),所述入料口(3-1)与传送腔(1)底部可拆卸连接,入料口(3-1)顶部设置有硅胶圈(3-2),入料口(3-1)内可拆卸连接有防溅罩(3-3),所述外壳(3)一侧,入料口(3-1)下方连接有废水接口(3-4);
外壳(3)内底部设置有永磁电机(4-1),所述永磁电机(4-1)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输出轴的一端相连接,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穿过设置在其上方的防腐研磨腔(4-2)底壁,与防腐研磨腔(4-2)内的研磨盘(4-3)相连接,研磨盘(4-3)下方,防腐研磨腔(4-2)底部侧壁还设有第一排出口(4-4);所述防腐研磨腔(4-2)顶部为圆锥状结构,防腐研磨腔(4-2)顶部入口端与废水接口(3-4)的出口端相连接;
研磨盘(4-3)的盘面设有镂空孔,研磨盘(4-3)的盘面径向上还对称设置有研磨刀头(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或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述防溅罩(3-3)中间设有弹性穹隆状瓣膜(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过滤装置(C)包括壳体(5)及其底部设置的可拆卸收集盒(6);所述壳体(5)顶部与第一排出口(4-4)出口端相连接,壳体(5)前壁为敞口,两侧壁及后壁为双层结构,内层设有镂空孔,其中底壁还设有加强网(5-1),两侧壁及后壁的双层结构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底部和可拆卸收集盒(6)相连通,可拆卸收集盒(6)底部设有第二排出口(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压缩分离装置(D)包括活动连接于壳体(5)内的主动压缩板(7),主动压缩板(7)正中位置与第一从动杆(8)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从动杆(8)另一端与主动杆(9)的一端可旋转连接,主动杆(9)另一端设有手柄,主动杆(9)近中段与第二从动杆(10)的一端可旋转连接,第二从动杆(10)的另一端与壳体(5)的顶壁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装置(E)包括集液管(11),集液管(11)进口端与第二排出口(6-1)相连通,集液管(11)出口端穿过分离箱(12)侧壁,进入分离箱(12)内与带有抽油泵的扩散喷嘴(13)相连接;分离箱(12)内设有隔板(14),分离箱(12)的左侧壁及隔板(14)之间,扩散喷嘴(13)下方,可拆卸连接有细滤器(15);第一隔板(14)另一侧,分离箱(12)内底部还依次设有可拆卸的波纹板聚结器(16)及纤维聚合器(17);分离箱(12)右侧壁近底部设有第三排出口(18),所述第三排出口(18)入口端设有电导率传感器(19),第三排出口(18)出口端设有电磁三通阀(20),电导率传感器(19)将测量数据传送至外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磁三通阀(20)的开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振动传输装置(F)包括设置于渗透过滤装置(C)与油水分离装置(E)之间连接管道上的振动马达(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21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