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装置和波束选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3036.X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8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熊谷慎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413;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久亮;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装置 波束 选择 方法 | ||
基站装置和波束选择方法。一种基站装置包括中央单元和分布式单元。一种分布式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器,该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元件在多个方向上形成波束;并且发送和接收寻址到终端装置的数据信号。一种中央单元包括第二处理器,该第二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关于波束的相关信息以及波束在终端装置中的接收质量来选择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集,该相关信息是由形成波束的分布式单元通知的;使分布式单元通过应用由第二波束集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波束以及第一波束形成的波束组来发送参考信号;并且通过使用在预定区间内来自终端装置的参考信号的接收状态来选择要应用于数据信号的波束组。
技术领域
本文讨论的实施方式涉及基站装置和波束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假设基站具有例如几百到几千个天线元件的大规模MIMO技术是一种在高频带上实现超宽带传输的技术,已经从假设基站具有几十个天线元件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扩展到大规模MIMO技术。
使用大规模MIMO的基站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元件的波束成形(BF)来形成在特定方向上具有较高接收功率的波束。基站发送预先确定并且各自应用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同步信号块:SSB)的多个BF候选(以下,简称为波束)。每个终端报告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测量到的每个波束的接收功率量。基于从每个终端接收到的功率量,基站确定要应用于终端的波束。
例如,在具有诸如下层分离中央单元(lls-CU)之类的中央单元和诸如无线电单元(RU)之类的分布式单元的基站中,在中央单元和分布式单元之间指定了xRAN前传(fronthaul)接口。利用此接口,中央单元通过使用波束ID来控制分布式单元的波束。具体地,分布式单元将作为与能够由分布式单元形成的波束有关的信息的波束信息通知中央站。波束信息具有例如标识波束的波束ID、波束的状态以及与波束相邻的波束的相邻波束ID。中央单元从由分布式单元通知的波束信息中的波束ID中选择要用于用户数据信号的波束,并向分布式单元通知所选择的波束。
为了执行下行链路MIMO传输,需要选择要应用于每个MIMO层的发送信号的波束。例如,对于两层的下行链路传输,选择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作为要应用于这些层的波束。中央单元根据从终端报告的波束的接收功率量选择接收功率量最大的两个波束作为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2015-164281
然而,当基站中的中央单元从波束中选择接收功率量最大的两个波束作为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时,波束到终端的无线信道之间的相关性趋于变高。结果,当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之间的相关性变高时,由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之间的干扰而导致吞吐量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吞吐量的基站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实施方式的一方面,一种基站装置包括中央单元和分布式单元。该分布式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元件在多个方向上形成波束。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寻址到终端装置的数据信号。该中央单元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关于波束的相关信息以及波束在终端装置中的接收质量来选择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集,该相关信息是由形成波束的分布式单元通知的。第二处理器被配置为使分布式单元通过应用由第二波束集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波束以及第一波束形成的波束组来发送参考信号。第二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在预定区间内来自终端装置的参考信号的接收状态来选择要应用于寻址到终端装置的数据信号的波束组。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系统的示例的图;
图2是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4是例示了波束信息的示例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30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