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笼养蛋鸡的蛋鸡区位产蛋性能监测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3068.X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4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泮进明;刘一凡;潘承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45/00 | 分类号: | A01K45/00;A01K43/00;A01K43/04;G01B11/24;G01G19/00;G06M1/27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笼养 蛋鸡 区位 性能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笼养蛋鸡的蛋鸡区位产蛋性能监测方法与系统。多个鸡笼并排布置,下方有传送带,传送带输送出口端上有具有CCD相机和照明装置的机器视觉检测装置;鸡生下鸡蛋从鸡笼底部漏出落到传送带上,生下所有鸡蛋后,开启传送带,鸡蛋随着传送带输送过程中经过机器视觉检测装置,触发CCD相机拍摄获取带有鸡蛋的传送带表面图像,经图像处理获得图像中的鸡蛋轮廓,并且统计获得鸡蛋数量,处理获得每个鸡蛋的所属鸡笼区位、鸡蛋颜色、鸡蛋尺寸和鸡蛋重量,实现实时监测。本发明可对各产蛋区位每天产蛋数、鸡蛋重量和鸡蛋颜色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控,对蛋鸡区位的产蛋性能和健康状况进行监控,系统简单,节省了养殖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鸡家禽的检测方法与系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笼养蛋鸡的鸡蛋自动计数及区位产蛋性能监测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笼养是常用的蛋鸡规模化养殖方式,其优点是鸡蛋可被转移到传送带上并由传送带统一转移到鸡蛋收集区。实际养殖中,蛋鸡的鸡蛋数量、鸡蛋重量和鸡蛋颜色是判断蛋鸡产蛋性能及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据,正常的蛋鸡产蛋性能往往是一定的,当发现某区位蛋鸡鸡蛋数量、鸡蛋重量和鸡蛋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时往往说明该区位蛋鸡产蛋性能发生变化,这可以反映该区位蛋鸡处于不同的亚健康状态或存在病、死鸡。例如,开产母鸡转入产蛋鸡舍时的体重对早期蛋重的影响最大,如果开产时体内蓄积脂肪过多,则产蛋困难,产蛋数较低,因此在育成期需要控制母鸡的体重。另外,周龄母鸡的产蛋周龄不同也影响所产蛋的重量,通常初产蛋鸡的蛋较轻,经产蛋鸡所产蛋较重;随蛋鸡的产蛋周龄增加,所鸡蛋重量也不断增加。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蛋重也相应增加,但不利之处是蛋壳质量降低。故根据产蛋蛋重和鸡蛋数量,结合母鸡实际周龄,可以在产蛋后期降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以限制母鸡体重的增长,并提高蛋壳质量。
另外,许多营养因素均能影响鸡蛋的大小,其中水分供应以及饲料中能量、蛋白、亚油酸水平对蛋重及大小影响较大。足量供应的水对维持鸡的产蛋及蛋的正常大小非常重要。鸡蛋含水量65%左右,每产一个蛋需水340毫升,饮水量的微小变化,对蛋的重量将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当鸡处于产蛋高峰及炎热的夏季时,水的供应就更加重要,一旦供应不足时必然会引起产蛋量和蛋重的下降。因此,产蛋性能下降可能直接反应了水分供应或饲料营养水平供应不足,从而对养殖户实现提醒。因此,通过对家蛋鸡产蛋性能的监测,养殖人员可以得知鸡群的健康状况,并通过调整饮食、增加免疫来进行调节,还可以及时找到并隔离病、死鸡。
目前获知蛋鸡产蛋性能通常采用人工观察记录的方式,即养殖人员在鸡舍中巡视记录各个区位的产蛋情况。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耗时费力,不能准确全面了解笼内蛋鸡的产蛋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人工观察记录蛋鸡产蛋性能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笼养蛋鸡的鸡蛋自动计数及产蛋性能监测方法与系统。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经过装置的鸡蛋数目、颜色和形状尺寸,使用鸡蛋形状尺寸-重量模型预估每个鸡蛋的重量,根据到达时间计算蛋鸡产蛋所属区位(鸡笼的每一个小分格),结合传送带获得所有笼内蛋鸡的产蛋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一种笼养蛋鸡的蛋鸡区位产蛋性能监测方法:
方法中设置多个鸡笼,多个鸡笼并排布置,多个鸡笼下方布置有传送带,传送带输送方向沿多个鸡笼并排布置的方向,传送带输送出口端上固定有一个机器视觉检测装置,CCD相机和照明装置安装在机器视觉检测装置中,CCD相机和照明装置均位于传送带上方且朝下朝向传送带,电机带动传送带运行,电机输出端连接传送带一端的传送皮带轮,电机和CCD相机连接到电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30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