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3199.8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4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唐峰;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大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F25B2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陈远洋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纳米 离子 发生器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包括由一个P型半导体和一个N型半导体组成的半导体芯片对,半导体芯片对的一端为制冷端,另一端为散热端;还包括放电电极和取水部,取水部与半导体芯片对的制冷端相电连;放电电极设置于取水部的侧部且两者互不接触,放电电极靠近取水部的一端为放电部,放电电极的另一端与高压电源相电连;其中,放电部为一个或多个并联设置的尖端状导体,取水部的表面设有吸附有功能性营养物质的存液件或纤维体存液构件。本发明的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不但可产生大量的纳米水离子,同时可制造出大量的负氧离子及功能性纳米微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属于美容美发、杀菌消毒、保湿保鲜和空气净化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水离子具有粒径小(5-60nm)、寿命长(传播半径达10米)、含水量高(为负离子的1000倍)、呈弱酸性(亲和发肤)、易吸收、深度清洁、补水美容、杀菌消毒、促进睡眠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美容美发、个人护理、杀菌消毒、空气净化、除醛去味、保湿保鲜、改善睡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既有的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如对比文件1(申请号201910329506.X)提供了一种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对比文件2(申请号201710238050.7)提供了一种无需加水的纳米水离子发生方法及装置,均能够实现从空气中冷凝取水,制造纳米水离子,但主要存在以下三大不足:
(1)放电电极易损耗:放电电极长期浸泡在冷凝水中,容易腐蚀,虽然放电电极整体采用或外周镀有耐腐蚀的材料,但随着放电工作时间的增加,放电电极的放电部由于损耗而出现粗糙的表面,导致放电不稳定。
(2)工作初期纳米水离子发生量不足,对比文件1采用放电电极的尖端凝水的方式来制造纳米水离子,由于传热温度梯度的存在,放电电极尖端的温度要高于底部的温度,加大了冷凝水的难度,对比文件2采用放电电极从底部吸取冷凝水的方式来制造纳米水离子,底部冷凝出冷凝水,然后再输送到放电电极的放电部,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导致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在工作初期不能产生纳米水离子。
(3)离子的多样性不足,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均采用放电电极向圆环状的高压电极或接收电极放电的方式来制取纳米水离子,负氧离子(或正离子)很容易被圆环状的高压电极或接收电极吸附而不能逃逸出来,产生的离子以纳米水离子为主,负氧离子(或正离子)等其他离子的含量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包括由一个P型半导体和一个N型半导体组成的半导体芯片对,所述半导体芯片对的一端为制冷端,另一端为散热端;还包括放电电极和取水部,所述取水部与半导体芯片对的制冷端相电连;所述放电电极设置于所述取水部的侧部且两者互不接触,所述放电电极靠近所述取水部的一端为放电部,所述放电电极的另一端与高压电源相电连。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部为一个或多个并联设置的尖端状导体。
进一步地,所述取水部的表面设有凸起的尖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取水部的表面设有多孔的存液件。
进一步地,所述取水部的表面设有纤维体存液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电极的放电部为一个或多个并联设置的尖端状导体。
进一步地,所述存液件或纤维体存液构件上吸附有营养物质。
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与所述半导体芯片对的散热端相电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封装组件,所述封装组件上设有定位通孔和多个散热槽,所述封装组件一端与所述放电电极固定连接,所述封装组件另一端与散热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取水部贯穿所述封装组件的定位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大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大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31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