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桨后节能消涡助推叶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3798.X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琴;董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28 | 分类号: | B63H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节能 助推 叶轮 装置 | ||
1.一种船舶桨后节能消涡助推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台(1)和导管(3);所述导管(3)外圆周面上均等设置有若干个水翼(4),所述圆台(1)的小直径端固定连接有圆柱体(5),所述圆台(1)和圆柱体(5)的圆周表面上均等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整流鳍片(2),且穿装在所述导管(3)内,其中,相连接的圆柱体(5)端与导管(3)一端面平齐,相连接的圆台(1)端伸出导管(3)另一端面长度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桨后节能消涡助推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鳍片(2)为弧形片状体,其数量为至少4的偶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桨后节能消涡助推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鳍片(2)弧形片状体是一个半径为R1的圆柱侧面形状,整流鳍片(2)的数量为6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桨后节能消涡助推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鳍片(2)圆柱侧面形状半径R1的大小为0.7~0.8倍螺旋桨(8)桨毂后端表面半径的长度,和圆柱体(5)表面接触段整流鳍片(2)的侧面所对应的角度β为80~90度;所述整流鳍片(2)所在的中心线和其弧线靠圆柱体(5)端切线的夹角γ为47~50度,整流鳍片(2)厚度H为0.2~0.3螺旋桨(8)桨毂后端表面直径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桨后节能消涡助推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翼(4)侧面投影呈梯形状,其截面为椭圆形,其数量为至少4的偶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舶桨后节能消涡助推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翼(4)数量为6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舶桨后节能消涡助推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翼(4)长度为1~1.2倍螺旋桨(8)半径,所述水翼(4)在与所述导管(3)表面相交处剖面弦长为螺旋桨(8)桨毂后端圆形轮廓周长的0.5~0.75倍,另一端截面的弦长为0.15~0.3倍螺旋桨(8)桨毂后端圆形轮廓周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桨后节能消涡助推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的长度为0.9~1.1螺旋桨(8)桨毂长度,导管(3)外径等于螺旋桨(8)桨毂后端的表面直径大小,导管(3)内径为0.75~0.85倍螺旋桨(8)桨毂后端的表面直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桨后节能消涡助推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1)的长度为0.6~0.8倍螺旋桨(8)桨毂的长度,圆台(1)大直径端表面和母线之间的夹角θ为60~70度,圆台(1)大直径端表面半径等于螺旋桨(8)桨毂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桨后节能消涡助推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L为1~1.2倍螺旋桨(8)桨毂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37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打磨铣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消旋器、混流风机和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