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旋器、混流风机和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3813.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0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屈杨;池晓龙;张治平;刘煜;夏凯;张碧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靖靖;刘志强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旋器 流风 空调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旋器、混流风机和空调器,其中消旋器包括轮盖(10)、轮毂(20)、第一叶片(30)和第二叶片(40),轮盖(10)具有贯通的空腔,轮毂(20)设置于空腔中,且轮毂(20)与空腔的腔壁之间形成流道(50),第一叶片(30)和第二叶片(40),沿气流流动方向前后布置于流道(50)中,第一叶片(30)和第二叶片(40)被配置为引导流经流道(50)的气流沿偏向消旋器的轴线的方向流出,且第一叶片(30)和第二叶片(40)的导流能力不同。本发明消旋器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前后布置于流道中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可以引导流经流道的气流沿偏向消旋器的轴线的方向流出,尽可能地消除气流的周向速度,提高送风集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旋器、混流风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空调的品质和舒适性,需要针对不同需求和机型搭配合适的风机。在满足风量和噪音要求的前提下,为实现抗高静压送风,目前常采用混流风机用于空调送风。
但是,混流风机自身出风倾斜,送风不集中,严重影响空调内部换热器表面的风速分布及换热性能,且单独通过优化混流风机无法达到所需的气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旋器、混流风机和空调器,提高送风的集中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消旋器,包括:
轮盖,具有贯通的空腔;
轮毂,设置于空腔中,且与空腔的腔壁之间形成流道;
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沿气流流动方向前后布置于流道中,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被配置为引导流经流道的气流沿偏向消旋器的轴线的方向流出,且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导流能力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连接于轮毂的外壁和空腔的腔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叶片设置在第二叶片的上游,第一叶片的轴向导流能力大于第二叶片的轴向导流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叶片设置在第二叶片的上游,第一叶片的叶型弯角大于第二叶片的叶型弯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叶片设置在第二叶片的上游,第一叶片的出口安装角小于第二叶片的出口安装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旋器的轴线与消旋器的进口端面的交点为O1点,第一叶片与轮毂的外壁的相交面上的尾缘点在消旋器的进口端面上的投影为A点,O1点和A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第二叶片与轮毂的外壁的相交面上的前缘点在消旋器的进口端面上的投影为B点,O1点和B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角为5°~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旋器的轴线与消旋器的进口端面的交点为O1点,第一叶片与轮毂的外壁的相交面上的尾缘点在消旋器的进口端面上的投影为C点,O1点和C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三连线,第一叶片的自靠近轮毂的一端至远离轮毂的一端的所有前缘点的连线为直线,该直线与第三连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夹角为-5°~5°。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旋器的轴线与消旋器的进口端面的交点为O1点,第二叶片与轮毂的外壁的相交面上的前缘点在消旋器的进口端面上的投影为B点,O1点和B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二连线,第二叶片的自靠近轮毂的一端至远离轮毂的一端的所有前缘点的连线为直线,该直线与第二连线之间具有第三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3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桨后节能消涡助推叶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μLED巨量转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