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轮、混流风机以及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3829.1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1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明;张治平;马屈杨;池晓龙;苏玉海;张碧瑶;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6 | 分类号: | F04D29/26;F04D29/6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师晓芳;颜镝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流风 以及 空调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轮、混流风机以及空调器。叶轮包括轮盖、轮毂和多个叶片,轮盖包括沿轴线贯通的内腔,且内腔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端和出风端;轮毂设置于轮盖内;多个叶片连接于轮盖的内表面和轮毂的外表面之间,且叶片为扭曲叶片,扭曲叶片的表面包括第一表面段、第二表面段和第三表面段,第二表面段位于第一表面段和第三表面段之间且相对于第一表面段和第三表面段向叶轮的旋转方向一侧凹入。本发明的扭曲叶片为双扭曲结构,使得叶片的表面向多方向延伸,从而有效适应多方向速度气流的变化进而减小内部流道中的气流流动分离,避免大量涡流的产生进而优化整个风机的气流流动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叶轮、混流风机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风路系统是空调器内用于促使空调器作用区域内的空气加快热交换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空调器的风路系统中,设计人员根据空调器的不同机型和规格所对应的实际需求,选择和搭配合适的风机以满足空调器的工作品质和使用舒适性。
为满足空调器的风量和压头指标,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风路系统采用了混流风机。由于混流风机的进风方向一般沿轮毂的轴线,出风方向一般相对于轴线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就使得混流风机的流道内的气流包括沿不同方向的分速度。而相关技术的混流风机的叶片为平滑表面,这样就使得具有不同方向分速度的气流在经过叶片表面时会发生较严重的边界分离现象进而导致涡流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叶轮、混流风机以及空调器,以避免气流流动分离。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叶轮,包括:
轮盖,包括沿轴线贯通的内腔,且内腔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端和出风端;
轮毂,设置于轮盖内;以及
多个叶片,连接于轮盖的内表面和轮毂的外表面之间,且叶片为扭曲叶片,扭曲叶片的表面包括第一表面段、第二表面段和第三表面段,第二表面段位于第一表面段和第三表面段之间且相对于第一表面段和第三表面段向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一侧凹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段、第二表面段和第三表面段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扭曲叶片的表面为曲面且包括第一曲面段、第二曲面段和第三曲面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还包括位于出风端一侧的尾缘,尾缘的轮廓线在纵向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内凹弧线,所述内凹弧线向所述叶片的外侧凹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凹弧线具有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弦线的长度范围为[10mm,3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之间的弦线的长度为19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凹弧线具有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其中,内凹弧线在第一端点处的切线与弦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50°];和/或,内凹弧线在第二端点处的切线与弦线之间的夹角为[1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凹弧线具有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其中,内凹弧线在第一端点处的切线与弦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1°;和/或,内凹弧线在第二端点处的切线与弦线之间的夹角为31.5°。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包括与轮毂的外表面连接并沿轮毂的外表面延伸的叶片根部以及与叶片根部相对的叶片外缘,叶片外缘的轮廓线在通过轴线的纵向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变倾角曲线,从进风端到出风端的方向上,变倾角曲线的切线与纵向基准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倾角曲线为第一S形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根部在纵向投影面上的投影为第二S形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还包括位于进风端一侧的前缘,前缘的轮廓线在与轴线垂直的横向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凹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3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元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导电带、光伏装置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