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自由度电磁驱动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4028.7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9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马宁;孙晓朋;商砚冰;秦能;谢中元;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F31/00 | 分类号: | B01F31/00;B01F35/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王晓娜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度 电磁 驱动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原材料混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自由度电磁驱动混合装置。该三自由度电磁驱动混合装置包括机架(1)、弹性悬挂一(2)、振子一(3)、弹性悬挂二(4)、振子二(5)、弹性悬挂三(6)、振子三(7)、混合容器(8)、弹性悬挂四(9)、线圈组件(10)、永磁铁组件(11)和阻尼器(12)。本发明采用“抵消+隔振+减振吸能”的方式实现了大加速振动设备的稳定运行问题,同时降低了设备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材料混合技术领域,涉及用于混合原材料的一种三自由度电磁驱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大加速度振动对物料混合的优良效果逐渐得到业内共识。为了得到大加速度的振动,设计合理的共振结构是一种优选方式。然而大加速度的振动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保证自身系统的稳定性,又要保证对外界的振动传递最小,因此系统共振结构的构建还要考虑的运行稳定性。另一方面,传统的共振机械为了提供系统的稳定性,往往提高设备机架重量来降低设备机架的振动强度,以降低设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存在“笨重”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个三自由度电磁驱动混合装置,采用“抵消+隔振+减振吸能”的方式实现了大加速振动设备的稳定运行问题,同时降低了设备重量。具体内容为:
一种三自由度电磁驱动混合装置,包括机架、弹性悬挂一、振子一、弹性悬挂二、振子二、弹性悬挂三、振子三、混合容器、弹性悬挂四、线圈组件、永磁铁组件和阻尼器。
所述振子一通过弹性悬挂一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振子二通过弹性悬挂二连接在振子一上;所述振子三通过弹性悬挂三连接在振子二上,并通过弹性悬挂四连接在振子一上;所述混合容器固定在振子三上;所述线圈组件固定在振子三上;所述永磁体组件固定在振子二上,并与线圈组件形成相互作用对,相互作用对保持有容纳相互运动的间隙;阻尼器为颗粒阻尼器或液体阻尼器,固定在振子一上。
上述弹性悬挂一、振子一、弹性悬挂二、振子二、弹性悬挂三、振子三、混合容器、弹性悬挂四、线圈组件、永磁铁组件、阻尼器的质量、刚度参数满足使系统第三阶共振频率在50-70Hz,模态振型振子二与振子三相位相差180°,振子二振动位移与振子三振动位移之比等于弹性悬挂四的刚度与弹性悬挂二的刚度之比,并在0.02-0.5之间,有效放大了振子三的振动位移,从而放大了混合容器的振动加速度,使得振子二位移小于振子三的振动位移,降低系统自身能量消耗;当线圈组件通入与系统第三阶共振频率相同的交流电后,系统工作在第三阶共振模态下,振子二振动方向与振子三振动方向相反,传递给振子一的作用力=振子二振动位移X弹性悬挂二的刚度-振子三振动位移X弹性悬挂四的刚度=0。弹性悬挂一的刚度满足使系统第一阶共振频率在5-20Hz,对振子一50-70Hz振动进行了进一步隔振;阻尼器固定在振子一上,进一步对振子一进行了减振吸能,从而几乎完全将系统的振动与外界环境隔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抵消+隔振+减振吸能”的结合方式将大加速度振动与外界隔离,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振动的有效隔离,相比传统共振机械有效降低了机架的重量。
3、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重量及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的附图进行简要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三自由度电磁驱动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机架 2.弹性悬挂一 3.振子一 4.弹性悬挂二 5.振子二 6.弹性悬挂三 7.振子三 8.混合容器 9.弹性悬挂四 10.线圈组件 11.永磁铁组件 12.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4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