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固化转移亮光磨砂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5340.8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5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朋;杨建青;门俊岩;王海平;阚方俊;薛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博源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7/10 | 分类号: | D21H27/10;D21H19/68;D21H19/16;D21H23/72;D21H19/84;D21H19/24;B65D65/42;B42D25/40;B4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牟炳彦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固化 转移 亮光 磨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辐射固化转移亮光磨砂纸,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为纸基材、粘结剂层、蒸镀层、磨砂层、面涂层,其中所述磨砂层是由添加有机磨砂粒子的磨砂涂料制备得到,所述磨砂涂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
预聚物20-70份、活性稀释剂 20-70份、有机磨砂粒子1.0-20.0份、光引发剂0-5.0份、助剂1.0-5.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固化转移亮光磨砂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磨砂粒子为透明聚合物微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固化转移亮光磨砂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聚合物微粉粒径5-20μm,比表面积1-100㎡/g。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辐射固化转移亮光磨砂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聚物为聚酯类丙烯酸酯、聚醚类丙烯酸酯、环氧类丙烯酸酯、聚氨酯类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辐射固化转移亮光磨砂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类丙烯酸酯官能度1-3,分子量500-2000,粘度10-50pa.s;聚酯类丙烯酸酯官能度1-4,分子量300-3000,粘度1-40pa.s;聚醚类丙烯酸酯预聚物官能度1-3,分子量500-2000,粘度0.05-1.0pa.s;聚氨酯类丙烯酸酯官能度1-4,分子量500-8000,粘度10-100pa.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固化转移亮光磨砂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为单官能和多官能稀释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混合物,其中,所述单官能稀释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二环戊基氧乙酯、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官能稀释剂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氧基化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缩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缩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辐射固化转移亮光磨砂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包括:配制含有有机磨砂粒子的磨砂涂料,然后采用辐射固化方式将磨砂涂料涂布到薄膜上,再对薄膜进行真空蒸镀,再通过转移工艺将磨砂层转移到纸基材上,最后通过涂布处理得到产品;
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配料:将预聚物、活性稀释剂、有机磨砂粒子、光引发剂、助剂按重量百分比依次加入到容器内,搅拌分散并经过滤除杂得到磨砂涂料;
膜涂布:将磨砂涂料涂布于膜基材上,通过调整磨砂涂料粘度控制涂布效果,然后进入辐照室进行辐射固化,通过调整辐射固化功率控制磨砂层与膜基材的剥离力,制得带有磨砂层的涂布膜;
真空蒸镀:将带有磨砂层的涂布膜送入真空蒸镀系统进行蒸镀,形成蒸镀层,得到带有磨砂层的蒸镀膜;
复合:采用复合设备将带有磨砂层的蒸镀膜与纸基材用粘结剂粘合牢固,得到复合磨砂纸,其中,所述粘结剂即为粘结剂层;
剥离:采用剥离设备将复合磨砂纸表面的膜基材进行剥离,磨砂层与蒸镀层在粘结剂的作用下转移到纸基材上得到表面未处理的转移亮光磨砂纸;
涂布处理:采用涂布设备对表面未处理的转移亮光磨砂纸进行面涂和背涂处理,最终得到辐射固化转移亮光磨砂纸,其中,面涂得到面涂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辐射固化转移亮光磨砂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涂布过程中,磨砂涂料涂布量1.0-10.0g/㎡,涂布速度600-1000m/min。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辐射固化转移亮光磨砂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涂布过程中,磨砂涂料的粘度通过涂料温度控制,温度控制在30-50℃;辐射固化为电子束辐射固化或者UV辐射固化。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辐射固化转移亮光磨砂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过程中,粘结剂上胶量5.0-10.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博源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博源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3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