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气建筑智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5803.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3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马成群;王强强;史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铱格斯曼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治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京京 |
地址: | 0475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建筑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建筑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压力维持单元、交互通讯单元、监测单元、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压力维持单元用于向充气建筑充气,并维持充气建筑的压力至安全压力设定值,监测单元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监测单元用于将获取的充气建筑的监测数据转化为控制单元能够识别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实时传输给控制单元,交互通讯单元用于展现监测数据,并能够设定监测数据的预估值,将预估值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依据监测单元、交互通讯单元提供的监测数据、预估值,控制压力维持单元、供电单元运行,供电单元用于为压力维持单元、交互通讯单元、监测单元、控制单元提供电源,并能够自动对供电电源进行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气建筑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充气建筑是一种高压气体与大气环境压差支撑膜面形成的建筑物,充气建筑的载荷能力、性能稳定与其内部的压力有直接关系,一种可靠的、能够稳定控制充气建筑内部压力的系统,是充气建筑安全、状态稳定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充气建筑内部压力控制系统包括保压风机、第一送风通路、第一送风口、兼用于调节所述气膜建筑内温度的空调装置的换热风机、第二送风通路、第二送风口、第一排风通路、第一排风口、能够调节开度的排风阀、控制器。该控制器与保压风机、所述换热风机、所述排风阀连接并对其进行控制,在所述保压风机发生了故障时,利用所述换热风机进行送风,以调节所述气膜建筑内的压力。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955452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气膜建筑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和与其连接的充气子模块、灯光子模块、空调子模块、锅炉子模块、空气监测子模块和安防子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与其连接的各个子模块的运行;所述充气子模块用于给气膜建筑进行充气和调整气膜建筑的充气压力;所述灯光子模块用于给气膜建筑进行照明控制;所述空调子模块和锅炉子模块用于对气膜建筑进行温度设定和调节;所述空气监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气膜建筑内的空气中含有的各种气体的浓度值;所述安防子模块用于对气膜建筑进行安全防护。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气膜建筑的综合控制问题,改变了过去该类建筑的各个子模块互不连接、单独控制、控制方式初级化,维护操作劳动量大等现状。
再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594653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气膜建筑的压力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控制系统,压力控制装置用于气膜建筑,并包括:保压风机、第一送风通路、第一送风口、兼用于调节所述气膜建筑内温度的空调装置的换热风机、第二送风通路、第二送风口、第一排风通路、第一排风口、能够调节开度的排风阀、控制器。该控制器与保压风机、所述换热风机、所述排风阀连接并对其进行控制,在所述保压风机发生了故障时,利用所述换热风机进行送风,以调节所述气膜建筑内的压力。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充气建筑内部压力控制系统通过保压风机和换热风机为气膜建筑内进行送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遇到市电突发意外断电状态下还需紧急配置发电设备,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且在恶劣天气环境下,充气建筑内部压力控制系统无法自动调节充气建筑内部的压力,导致充气建筑的安全性能下降。
针对现有技术中充气建筑内部压力控制系统通过保压风机和换热风机为气膜建筑内进行送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遇到市电突发意外断电状态下还需紧急配置发电设备,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且在恶劣天气环境下,充气建筑内部压力控制系统无法自动调节充气建筑内部的压力,导致充气建筑的安全性能下降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气建筑智能控制系统。
所述充气建筑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压力维持单元、交互通讯单元、监测单元、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
压力维持单元用于向充气建筑充气,并维持充气建筑的压力至安全压力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铱格斯曼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治分公司,未经铱格斯曼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治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透镜及面光源模块
- 下一篇:像素阵列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