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几何非线性压电-摩擦复合风能采集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6596.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2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游红;李猛;廖思华;王琼;张兵建;李思宇;王媚;肖昭辉;邹鸿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H02N1/04;H02J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411104 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几何 非线性 压电 摩擦 复合 风能 采集 | ||
1.一种几何非线性压电-摩擦复合风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曲面阻流体(1)、弹性梁(2)、曲面限位支架(4)、基座(7),所述弹性梁(2)上方设有曲面阻流体(1),所述曲面阻流体(1)固定连接在弹性梁(2)顶部的自由端,所述弹性梁(2)左右两侧对称布置有曲面限位支架(4),所述曲面限位支架(4)的内侧面设置为曲面,所述弹性梁(2)与曲面限位支架(4)均固定连接在基座(7)上,所述弹性梁(2)左右两侧面上均粘接有摩擦发电阴极(3),所述曲面限位支架(4)的曲面上粘接有摩擦发电阳极(5),所述摩擦发电阳极(5)与弹性梁(2)上的摩擦发电阴极(3)相对布置,所述弹性梁(2)底部的固定端处设置有压电层(6),所述压电层(6)粘接在弹性梁(2)左右两侧,所述压电层(6)设于摩擦发电阴极(3)下方,且与摩擦发电阴极(3)间隔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几何非线性压电-摩擦复合风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限位支架(4)与摩擦发电阳极(5)之间还设置有软胶(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几何非线性压电-摩擦复合风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发电阳极(5)从内到外依次为聚酰亚胺双面胶带(9)、薄铜片(10)、聚酰亚胺双面胶带(9)、聚甲醛薄膜(11),所述薄铜片(10)通过聚酰亚胺双面胶带(9)粘接于曲面限位支架(4)上,所述薄铜片(10)电连接导线,所述聚甲醛薄膜(11)通过聚酰亚胺双面胶带(9)粘接于薄铜片(10)上,所述摩擦发电阳极(5)电连接的导线分别电连接超级电容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几何非线性压电-摩擦复合风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发电阴极(3)从内到外依次为聚酰亚胺双面胶带(9)和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12),所述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12)通过聚酰亚胺双面胶带(9)粘接于弹性梁(2)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几何非线性压电-摩擦复合风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层(6)从内到外依次为聚酰亚胺双面胶带(9)和压电片(13),所述压电片(13)通过聚酰亚胺双面胶带(9)粘接于弹性梁(2)底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几何非线性压电-摩擦复合风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片(13)与超级电容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几何非线性压电-摩擦复合风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阻流体(1)与弹性梁(2)长度方向一致或与弹性梁(2)垂直布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几何非线性压电-摩擦复合风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梁(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梁(2)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片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几何非线性压电-摩擦复合风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阻流体(1)采用横截面呈圆形或圆弧形的柱体,所述曲面阻流体(1)沿竖直方向布置或沿水平方向布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几何非线性压电-摩擦复合风能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阻流体(1)的曲面圆心角为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65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