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质量轻精度高的汽车铝合金轮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6703.X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大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49/06 | 分类号: | C22C49/06;C22C49/14;B60B27/00;C22C10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梁灵周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量 精度 汽车 铝合金 轮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量轻精度高的汽车铝合金轮毂,其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铝100份、铁48份、铜32份、锌10份、聚碳酸酯26份、煅烧高岭土14份、金刚砂9‑13份、纳米碳化钨1‑2.2份、锰0.1‑0.5份、无机矿物纤维3‑9份、钴0.2‑0.8份、锶0.3‑0.7份、高色素炭黑8‑12份、钛0.2‑0.6份、烯丙基磺酸钠2‑6份、硅0.4‑1.2份、二丁基酞酸酯6‑10份、滑石粉7‑13份、纳米碳酸钙4‑10份、石英玻璃纤维2‑6份、抗氧化剂1‑1.6份、精炼剂12‑20份。本发明组分配制合理科学,充分利用各组分的特性作为基础,满足汽车轮毂的使用要求,制得的汽车铝合金轮毂不仅具有精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抗冲击、耐磨损等性能,而且节约成本,安全可靠,适用于工业化推广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质量轻精度高的汽车铝合金轮毂。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轮毂按照材质可以分为钢轮毂和合金轮毂,而且各有各的利弊。
钢质轮毂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制造工艺简单(一般采用铸造的工艺,例如铝合金轮毂一般采用低压铸造工艺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抗金属疲劳的能力很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便宜又结实。但钢质轮毂的缺点也相对比较突出就是重量较大(相同的轮毂钢材质要比铝合金材质重很多),惯性阻力大,散热性也比较差,而且非常容易生锈。
合金材质轮毂正好可以弥补这样的问题,较轻的重量,惯性阻力小,制作精度高,在高速转动时的变形小,惯性阻力小,有利于提高汽车的直线行驶性能,减轻轮胎滚动阻力,从而减少了油耗。合金材质的导热性能又是钢的三倍左右,散热性好,对于车辆的制动系,轮胎和制动系统的热衰减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市场上的原厂车的合金轮毂都以铝合金为主,当然很多改装轮毂为了达到一定的特殊要求以及视觉的提升会选择铬、钛等元素作为基本材料。不过,跟钢材质轮毂比起来,合金轮毂的价格要贵出不少,所以往往在很多中低端级别的原厂车中,钢质轮毂会出现在低配车型上,而合金轮毂则是高配车型的标配。
汽车轮毂在作为汽车轮胎的支撑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的轻量化对于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汽车轮毂材料选择上,需要考虑质量、可靠性、重量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在保证材料性能的前提下,用铝合金代替部分钢铁件,希望汽车轮毂能够实现轻量化和精度化。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质量轻精度高的汽车铝合金轮毂。
本发明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质量轻精度高的汽车铝合金轮毂,其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铝100份、铁48份、铜32份、锌10份、聚碳酸酯26份、煅烧高岭土14份、金刚砂9-13份、纳米碳化钨1-2.2份、锰0.1-0.5份、无机矿物纤维3-9份、钴0.2-0.8份、锶0.3-0.7份、高色素炭黑8-12份、钛0.2-0.6份、烯丙基磺酸钠2-6份、硅0.4-1.2份、
二丁基酞酸酯6-10份、滑石粉7-13份、纳米碳酸钙4-10份、石英玻璃纤维2-6份、抗氧化剂1-1.6份、精炼剂12-20份。
进一步地,其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铝100份、铁48份、铜32份、锌10份、聚碳酸酯26份、煅烧高岭土14份、金刚砂10-12份、纳米碳化钨1.2-2份、锰0.2-0.4份、无机矿物纤维4-7份、钴0.3-0.7份、锶0.4-0.6份、高色素炭黑9-11份、钛0.3-0.5份、烯丙基磺酸钠3-5份、硅0.6-1份、二丁基酞酸酯7-9份、滑石粉9-11份、纳米碳酸钙6-8份、石英玻璃纤维3-5份、抗氧化剂1.2-1.4份、精炼剂14-18份。
进一步地,其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铝100份、铁48份、铜32份、锌10份、聚碳酸酯26份、煅烧高岭土14份、金刚砂10份、纳米碳化钨2份、锰0.2份、无机矿物纤维7份、钴0.3份、锶0.6份、高色素炭黑9份、钛0.5份、烯丙基磺酸钠3份、硅1份、二丁基酞酸酯7份、滑石粉11份、纳米碳酸钙6份、石英玻璃纤维5份、抗氧化剂1.2份、精炼剂1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大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大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67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