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分布式供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6807.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沈玉清;林立昌;杨恒岳;郝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6/00 | 分类号: | F02C6/00;F02C6/18;F25B15/02;F25B21/00;F22B1/28;F24H9/1836;H02J3/06;H02J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分布式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分布式供能系统,包括,电能分配单元,包括外部电网、自供电网和自用电网,所述外部电网、自供电网和自用电网之间电连接;产能单元,包括冷热电联产部件和分产供应,所述冷热电联产部件与所述电能分配单元电连接,所述分产部件输送所述冷热电联产部件产生的能量;所述冷热电联产部件包括热动力件和电动力件,所述热动力件与所述自供电网电连接并向其供电,所述电动力件与所述自用电网连接并从其处获取电能。本发明结构合理,联产和分产并列在一个系统内,在发电并网上网的条件下,采用联产与分产供能配比的最优比例进行功能,以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混合分布式供能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危机成为全球的巨大挑战之一。分布式供能系统作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点,其供能方式以其规模小、灵活性强等特点,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其中以燃气轮机,内燃机为原动机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实现了能量的综合梯级利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环境。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单纯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在经济性上不一定优于分产系统,单纯的分产系统也不一定优于冷热电联产系统。所以在联产和分产的能源分配上存在一定的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纯冷热电联产系统或纯供冷、供热的分产系统在功能中能源消耗上经济型太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分布式供能系统,包括,电能分配单元,包括外部电网、自供电网和自用电网,所述外部电网、自供电网和自用电网之间电连接;产能单元,包括冷热电联产部件和分产供应,所述冷热电联产部件与所述电能分配单元电连接,所述分产部件输送所述冷热电联产部件产生的能量。
作为本发明所述混合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热电联产部件包括热动力件和电动力件,所述热动力件与所述自供电网电连接并向其供电,所述电动力件与所述自用电网连接并从其处获取电能。
作为本发明所述混合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热动力件包括燃气轮机、换热器和吸收式制冷机,所述换热器和吸收式制冷机与所述燃气轮机连接,所述燃气轮机与所述自供电网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混合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动力件包括电锅炉和电制冷机,所述电锅炉和电制冷机均与所述自用电网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混合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产供应包括热供应链、冷供应链和冷热电用户,所述热供应链、冷供应链和自用电网与所述冷热电用户连接,为所述冷热电用户供能。
作为本发明所述混合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热供应链包括电力供热线和热力供热线,所述电力供热线连接所述电锅炉,所述热力供热线连接所述换热器。
作为本发明所述混合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供应链包括电力制冷线和热力制冷线,所述电力制冷线连接所述电制冷机,所述热力制冷线连接所述吸收式制冷机。
作为本发明所述混合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燃气轮机燃料为天然气。
作为本发明所述混合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力供热线的供热量在所述热供应链的总供热量中的比例为0.5。
作为本发明所述混合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力制冷线的供冷量在所述冷供应链的总供冷量中的比例为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大学,未经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6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装工艺
- 下一篇:一种农田灌溉用灌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