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净化和利用水产养殖尾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7015.5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4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胡超群;张鑫;任春华;江晓;陈廷;阮尧;陈偿;丁雄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01/30;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朱聪聪 |
地址: | 5103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净化 利用 水产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净化和利用水产养殖尾水的方法。它是在水产养殖尾水中投入益生菌Alteromonas macleodii Y2(Am)和微藻Nitzschia closterium LAMB 131(Nc),然后进行培养。本发明将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和氨氮且具有絮凝作用的益生菌Am和耐低光饵料微藻Nc以3:1的配比进行联合培养时,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9%、85%和99%。在Nc和Am降解水体无机盐的同时,Am通过自身的絮凝作用将Nc转化为海参微生物絮团饵料,从而在消减养殖水体污染负荷的同时,实现了饲料蛋白的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和资源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净化和利用水产养殖尾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养殖尾水污染严重。目前,集约化养殖模式盛行,养殖户大多通过全程投喂高蛋白饲料以达到高产的目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粪便以及投喂的残饵直接排放到养殖水体中会产生大量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和N、P营养盐的养殖尾水。一方面,这些有机物的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不利于养殖动物健康生存的物质,造成病害的暴发;另一方面,大量的养殖废水的排放造成的海水污染情况日趋严重。因此,要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从观念到行动都进行转变,加强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由于现有的养殖尾水处理技术需要占用新的场地和投资大量设施设备来新建养殖尾水处理系统,需要消耗土地和大量能源。因此,如何在不新增土地和能源投入的前提下实现水产养殖尾水的高效净化和利用成为水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净化和利用水产养殖尾水的方法。
本发明的高效净化和利用水产养殖尾水的方法,是在养殖尾水中投入益生菌Alteromonas macleodii Y2(Am)和微藻Nitzschia closterium LAMB 131(Nc),然后进行培养。
优选,所述的投入益生菌Am和微藻Nc,益生菌Am和微藻Nc是按数量比3:1的比例投入。
优选,所述的投入益生菌Am和微藻Nc是将益生菌Am和微藻Nc分别培养,然后离心收集微生物体,用培养基或水产养殖尾水稀释至5×105CFU/mL,将含益生菌Am的稀释液和含微藻Nc的稀释液按照体积比3:1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再按照1%v/v的比例接种至水产养殖尾水中进行培养。
优选,在水产养殖尾水中还养殖有热带海参。
优选,所述的海参为玉足海参(Holothuria leucospilota)。
本发明将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和氨氮且具有絮凝作用的益生菌Am和耐低光饵料微藻Nc以3:1的配比进行联合培养时,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9%、85%和99%。在Nc和Am降解水体无机盐的同时,Am通过自身的絮凝作用将Nc转化为海参微生物絮团饵料,从而在消减养殖水体污染负荷的同时,实现了饲料蛋白的循环利用。
本发明利用热带海参与水产养殖动物共栖的生态习性和海参的有机碎屑食性,研发利用海参饵料微藻Nc与益生菌Am净化水产养殖尾水的新技术,突破养殖尾水净化关键技术难题,开发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和利用新技术,从而达到养殖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目标,将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所述的微藻Nitzschia closterium LAMB 131可以从中国海洋大学藻种库购买,其编号为LAMB 131。
本发明的Alteromonas macleodii Y2于2019年12月06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922。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伽马校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阿伐那非及其制剂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