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供电池设备的电池装配方法和电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7074.2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0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J-A·施密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50/249;H01M50/289;H01M10/0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H01M10/6561;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丹;吴鹏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供 电池 设备 装配 方法 | ||
1.一种用于提供电池设备(30)的电池装配方法,该电池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用于冷却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的冷却装置(36)和框架(38),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固定在所述冷却装置(36)的第一侧(36a),所述框架(38)至少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上,
其特征在于,
为了将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固定在冷却装置(36)的第一侧(36a),将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粘接在所述冷却装置(36)的第一侧(36a)的模块支承区域(44a)中,而框架(38)未固定在冷却装置(36)上,
冷却装置(36)具有提供所述第一侧(36a)的分隔元件(44),该分隔元件具有边缘区域(44c)和过渡区域(44b),该过渡区域连接边缘区域(44c)与模块支承区域(44a),分隔元件(44)至少在所述过渡区域(44b)中是弹性可变形的,
在粘接了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之后,将框架(38)放置到由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和冷却装置(36)构成的组件上,使得框架(38)的至少一部分处在分隔元件(44)的边缘区域(44c)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44)是最大厚度一毫米的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中1或2所述的电池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个电池模块(32)粘接在冷却装置(36)的第一侧(36a)的模块支承区域(44a)中,使电池模块(32)在其布置在模块支承区域(44a)中之前按照它们的布置方式彼此固定,将固定好的电池模块(32)组件放置并且粘接到冷却装置(36)的第一侧(36a)。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放置框架(38)后,将框架(38)与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螺纹接合,使得在框架(38)和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的螺纹接合的状态中,框架(38)的与框架(38)集成构造的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的部分直接接触地贴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放置框架(38)之后,使框架(38)与分隔元件(44)仅仅在分隔元件(44)的边缘区域(44c)中螺纹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框架(38)具有撑杆,在框架(38)被放置到由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和冷却装置(36)构成的组件上的状态中所述撑杆至少与分隔元件(44)的模块支承区域(44a)垂直,所述撑杆在背对分隔元件(44)的一侧具有加宽部,该加宽部形成伸出部,该伸出部在与撑杆伸延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伸出到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的至少一部分上,该伸出部具有至少一个螺纹孔(54),为了使框架(38)与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螺纹接合,使螺栓(52)穿过螺纹孔(54)并且至少部分地进入或穿过电池模块(32)的该部分以形成螺纹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出部的纵向延伸方向上,多个螺纹孔(54)以彼此相距确定距离的方式布置在所述伸出部中,根据所述电池模块(32)的相应的模块大小和/或所述电池模块(32)相对彼此的布置方式从所述多个螺纹孔(54)中选择用于使框架(38)与电池模块(32)螺纹接合的螺纹孔(5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分隔元件(44)不平坦地构造,使得通过所述分隔元件(44)提供的所述第一侧(36a)在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的居中的模块支承区域(44a)中与模块支承区域(44a)的边缘区域相比抬高。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块(32)布置在所述冷却装置(36)上之后,面向冷却装置(36)的模块底部是不平坦的,从而所述模块底部在所述模块底部的中央区域(60)中与模块底部的边缘区域(58)相比抬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0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
- 下一篇:血管瘤治疗的生物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