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袖阀管岩溶注浆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7085.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4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伟;阮衡;柳壮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正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5/18;E02D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袖阀管 岩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袖阀管岩溶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大溶洞注浆:
a:根据超前钻勘察资料确定串通性大溶洞;
b:现场根据串通性大溶洞的所处区域布置注浆孔,并进行钻孔工作,得出钻孔报告;
c:现场制备泥浆;
d:下放袖阀管,袖阀管上顶端带上保护帽,注明注浆孔号;
e:注浆泵引导浆液通过袖阀管进行注浆;
B:其他区域注浆:
f:现场确认溶洞的点状发育区、带状发育区、面状发育区,得出测量放样报告;
g:根据点状发育区、带状发育区、面状发育区依次按照现场情况布置注浆孔,并进行钻孔工作,得出钻孔报告,点状发育区应在空洞旁边的1m范围内施打注浆孔;条带状发育区,注浆孔按照条带的走向,沿着桩间距均匀布孔,孔间距控制在2m左右,如现场情况有较大变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点位;面状发育区,注浆孔按照面状的走向,沿着桩间距均匀布孔,孔间距控制在2m左右,如现场情况有较大变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点位;
h:下放袖阀管,注明注浆孔号;
i:注浆泵引导浆液通过袖阀管进行注浆;
在b步骤和g步骤中,钻孔工作具体为:
采用岩芯管开孔钻进,土层钻探采用φ108mm钻头钻进,基岩面以下采用φ91钻头,开孔直径不小于φ110mm,定好孔位后,开始钻孔,采用硬质合金钻头钻进,钻至终孔;
钻探施工技术要点:孔径:Φ90mm或Φ110mm;孔深:35~45m;钻孔垂直度:钻机平稳,确保钻孔的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停钻标准:穿过最下层溶洞后再钻进5m即可停止钻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袖阀管岩溶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b步骤和g步骤中,布置注浆孔时需要进行的防护措施具体为:
对可能坍塌的地层采取钻孔泥浆护壁或套管施工措施;
在浅部填土及其它松散层中以及漏水的地层中采用套管护壁;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软粘性土层、粉土层和砂土层中采用泥浆护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袖阀管岩溶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钻孔工作完成后通过竹签对注浆孔位置进行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袖阀管岩溶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制备的泥浆材料具体为:
单浆液配置:
水泥浆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8~1.0,0.5~0.6;
双浆液配置:
水泥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玻璃:浓度Be′=30-40;水玻璃占水泥浆量的40%,此参数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袖阀管岩溶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和步骤h中,下放袖阀管具体为:袖阀管包括花管和实管两部分,根据注浆段高程配备花管,下管时管内灌入清水克服浮力,使花管下至孔底,地面下9.0~10.0m为实管,实管高出地面一定高度,花管与实管连接牢固,袖阀管整体垂直居于注浆孔中心,袖阀管下底端套设锥形堵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袖阀管岩溶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和步骤i中,注浆具体为:
(1)试验注浆
在正式注浆前,应进行注浆试验,根据设计要求的水泥用量等指标,最终确定控制注浆压力、水泥用量、配合比、注浆次数等施工参数;
(2)开环灌浆
开环:灌浆的前期阶段,使用稀浆或清水加压开环,在加压过程中,一旦出现压力突降,进浆量剧增,表示已经“开环”,开环后即按设计配比开始正式注浆;
(3)注浆
在袖阀管与孔壁之间的空隙中下入1/2”钢管至1.0~1.5m处,从1/2”钢管中注入配置好的浆液直至孔口返出,孔口浆面下沉后多次回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袖阀管岩溶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泥浆漏失严重时采取粘土球充填、封闭等堵漏措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袖阀管岩溶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备注浆措施:
每孔注完浆后,用φ20水管插入袖阀管内,泵入清水对袖阀管内进行冲洗,将注浆口的浆管口用胶布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正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正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0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物轨迹行为分析预估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备有轴向限位结构的膨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