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BM搭载式隧道前方围岩放射性预报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7157.1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1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许振浩;余腾飞;谢辉辉;黄鑫;许建斌;陈司;石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T1/202 | 分类号: | G01T1/202;G01T7/08;G01T7/02;G01T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bm 搭载 隧道 前方 围岩 放射性 预报 系统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TBM搭载式隧道前方围岩放射性预报系统及方法,包括取样器、数据处理分析模块和屏蔽壳体,取样器设置于可伸缩支架上,所述可伸缩支架固定于TBM上,屏蔽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口,分别用于岩样的进入和已测试岩粉的排出;屏蔽壳体内设置有传输装置,传输装置的传输路径上设置有γ射线测试装置和岩样监测装置,传输路径末端依次设置有岩样研磨装置、岩样筛分装置和放射性核素测试装置,所述数据处理分析模块接收对γ射线浓度和放射性核素含量测试的结果,计算出同一岩性地层γ射线浓度和放射性核素含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放射性进行预报。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隧道超前预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TBM搭载式隧道前方围岩放射性预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有铀系、钍系和锕系,这些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能自发地转变成另一种原子核,并放出一种特殊射线,自然界主要的核衰变类型有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等。这些核衰变释放出的射线对人体非常有害,受射线照射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发生破坏,染色体会发生畸变,严重的可导致受照射人死亡。隧道掘进机(TBM)因其具有安全、高效、经济和适应性强等优点,现今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开挖中,而铀、钍和钾-40等广泛存在花岗岩、砂岩和富含有机质的泥质岩中,是影响人类辐射环境的主要放射性核素,因此在利用TBM开挖隧道的过程中,对岩石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及时、长期和精确的测试并做出预报,对于保障隧道内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发明人了解,目前TBM隧道放射性测试不同于传统钻爆法隧道,仍存在以下难以解决的问题:
(1)TBM重型设备占据了隧道内大部分空间,导致传统放射性测试方法难以在隧道狭窄处开展,无法满足放射性测试需求;
(2)传统人工测试方法利用手持放射性测试仪进行测试,无法满足对岩石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及时、长期测试的需求,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3)由于核衰变具有随机性,传统人工测试方法很难消除统计误差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TBM搭载式隧道前方围岩放射性预报系统及方法,本公开能够获取掌子面附近γ射线浓度和岩石中放射性核素铀、钍和钾的含量,并利用γ射线浓度的变化对隧道前方放射性进行预报。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TBM搭载式隧道前方围岩放射性预报系统,包括取样器、数据处理分析模块和屏蔽壳体,所述取样器设置于可伸缩支架上,所述可伸缩支架固定于TBM上;
所述屏蔽壳体内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屏蔽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口,所述开口分别用于岩样的进入和已测试岩粉的排出,所述传输装置的传输路径上设置有γ射线测试装置和岩样监测装置,传输路径末端依次设置有岩样研磨装置、岩样筛分装置和放射性核素测试装置,所述数据处理分析模块接收对γ射线浓度和放射性核素含量测试的结果,计算出同一岩性地层γ射线浓度和放射性核素含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放射性进行预报。
本公开通过取样器、传输装置、岩样监测装置、岩样研磨装置、岩样筛分装置和放射性核素测试装置等相配合,能够在随TBM搭载过程中,独立工作,对掌子面前方岩样进行处理,进而得到预报结果,具有实时性和准确性。
一处开口与取样器位置相配合,位于屏蔽壳体一侧上方,取样岩石能够由该开口处进入屏蔽壳体,另一开口位于屏蔽壳体另一侧下方,已做过放射性核素含量测试的岩粉能够由该开口处排出屏蔽壳体。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γ射线测试装置配置高灵敏度闪烁晶体探测器,可对天然放射性核素衰变出的γ射线浓度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传输至数据处理分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