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管瘤治疗的生物标记物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7261.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7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冉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G01N33/6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王正君;徐迅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瘤 治疗 生物 标记 | ||
本发明提供了血管瘤治疗的生物标记物,具体地,提供了使用生物因子的表达水平对伊曲康唑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的方法和试剂盒,所述生物因子为VEGF‑A、PDGF‑A、PDGF‑D、HES、HEY1、HIF3A、IL‑8、TNF‑A或FGF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婴幼儿血管瘤疗效判定、预后评估和用药疗程指导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管瘤治疗的生物标记物,具体地,涉及使用血液中生物因子作为标记物对伊曲康唑治疗血管瘤疗效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的方法和试剂盒,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为8%-10%。好发于头面部和四肢,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在1岁以内快速增殖,随后逐渐进入自行消退期,持续时间长达5-9年。尽管多数血管瘤有自行消退的病理生理过程,但常遗留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纤维和脂肪组织沉积。10%-20%患儿瘤体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甚至出现如溃疡、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导致容貌损毁、功能丧失等后果:面部中央、气道、皮肤皱褶、会阴和肛周等容易摩擦或受汗液、尿液、粪便浸渍区域一旦溃疡形成后很难自愈;位于眼睑、结膜的血管瘤可影响视力导致视弱、散光及致盲;位于呼吸道则会导致呼吸障碍,影响心肺功能;部分血管瘤可导致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卡萨巴赫-梅里特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而危及生命;皮肤血管瘤严重影响形象,导致患儿出现自卑、内向、自闭、极端性格等一系列心理障碍。
治疗血管瘤的有创治疗技术涉及到包括手术切除、染料脉冲激光、介入、冷冻、电灼等,因对手术医师临床技能、手术条件、仪器设备、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费用和方便程度要求不一,且容易继发感染、遗留瘢痕,具有一定副作用或局限性。无创治疗包括口服和外用药物,口服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α干扰素、长春新碱、普萘洛尔、伊曲康唑等,外用药物主要有噻吗洛尔、卡替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无创治疗优点在于减少了继发感染、遗留瘢痕的几率,操作简单,价格相对便宜,患儿及家属依从性高。但存在治疗时间长,药物本身副作用等等问题。申请人在临床接诊过程中发现,多数患儿家属更愿意从一开始先选择口服或者外用药物这些无创方法治疗血管瘤。一些特殊部位例如眼睑、鼻腔内、外阴、肛周部位的血管瘤,手术或外用药物均操作困难,只能选择口服药物。
长期使用口服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例如对肝肾功能、心功能的影响是家属主要担心的问题。若顾及药物副作用,过早停药,可能导致皮损复发和反弹。因此,找到一些与血管瘤消退相关的生物标记因子,根据生物标记来评估治疗有效或无效,何时停药,是医生、家属都迫切关注的问题,目前尚无此类生物标记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估、预测或优化伊曲康唑对血管瘤治疗有效性的方法,包括步骤:
a)获取来自血管瘤病人的测试样品,检测所述测试样品中生物因子的表达水平;
b)所述血管瘤病人接受有效剂量的伊曲康唑的治疗;
c)比较治疗前后,所述生物因子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当所述生物因子的表达水平上调或者下调时,达到治疗效果。
所述测试样品为正常组织、肿瘤组织、细胞系、血浆、血清、全血、脑脊髓液、淋巴液、循环肿瘤细胞、细胞裂解物、组织裂解物、尿和/或抽吸物,优选地,为血清或肿瘤组织;所述生物因子为VEGF-A、PDGF-A、PDGF-D、HES、HEY1、HIF3A、IL-8、TNF-A或FGF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因子的表达水平为相应生物因子在所述测试样品中的mRNA表达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供电池设备的电池装配方法和电池设备
- 下一篇:晶体元件以及晶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