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信设备及光圈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7278.6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金际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点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9/02 | 分类号: | G03B9/02;G02F1/13;G02F1/1343;G02F1/133;H04M1/02;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彬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设备 光圈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及光圈模块,所述光圈模块包含有一液晶层、彼此间隔地位于所述液晶层一侧的一第一透明电极层与一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液晶层另一侧的一第三透明电极层、及一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能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共同作用于所述液晶层的一第一环状切换区域,而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能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共同作用于所述液晶层的一第二环状切换区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及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所述光圈模块通过单个液晶层搭配多个透明电极以达到调整进光量的效果,使得所述光圈模块结构轻薄且适于搭配移动通信设备的透镜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及光圈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通信设备(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上的摄像装置并未包含有光圈结构,因而使得现有移动通信设备的摄像装置拍照性能难以被进一步地提升。再者,由于现有移动通信设备具有厚度上的要求,所以现有照相机中的光圈结构因其构造较为复杂,而难以被应用在现有移动通信设备的摄像装置。
于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及光圈模块,其能有效地改善现有移动通信设备所可能产生的缺陷。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包括:一显示器;一影像感测器,电性耦接于所述显示器;一透镜模块,位置对应于所述影像感测器设置,并且所述透镜模块定义有一光轴;以及一光圈模块,设置于所述透镜模块的所述光轴上;其中,所述透镜模块与所述光圈模块用以供一光线穿过而投射至所述影像感测器,以使所述影像感测器传送对应于所述光线的一信号至所述显示器;其中,所述光圈模块包含有:一液晶层;一第一透明电极层与一第二透明电极层,彼此间隔地位于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一第三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液晶层远离两个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另一侧;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能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共同作用于所述液晶层的一第一环状切换区域,而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能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共同作用于所述液晶层的一第二环状切换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环状切换区域的内径相异于所述第二环状切换区域的内径,并且所述第一环状切换区域的一中心轴与所述第二环状切换区域的一中心轴皆重叠于所述光轴;及一控制单元,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及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以能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环状切换区域与所述第二环状切换区域各于一透光模式与一遮光模式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环状切换区域与所述第二环状切换区域的其中任一个处在所述遮光模式时的一透光率小于处在所述透光模式时的透光率;其中,所述光圈模块能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来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环状切换区域及所述第二环状切换区域的至少其中之一处于所述遮光模式。
优选地,所述光圈模块进一步包含有一透明载板,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分别设置于所述透明载板与所述液晶层彼此远离的两个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夹持于所述透明载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环状切换区域的至少部分重叠于所述第二环状切换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各形成有一开孔,并且每个所述开孔的一中心点坐落于所述光轴,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形状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环状切换区域与所述第二环状切换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各形成有一开孔,并且每个所述开孔的一中心点坐落于所述光轴,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形状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环状切换区域与所述第二环状切换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点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点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2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转换器
- 下一篇:轴承立体智能存放库及测量配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