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流行病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7449.5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1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罗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晖 |
主分类号: | G16H50/80 | 分类号: | G16H50/80;G16H40/00;G06Q50/26;G06F16/22;G06F16/2458;G06K9/00;G06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郑华丽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 流行病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流行病监控系统,包括:医疗信息系统和云平台系统,医疗信息系统,用于获取实时登记的流行病监控数据,并传输至云平台系统;云平台系统,用于接收流行病监控数据,根据该流行病监控数据建立流行病传播模型,并根据流行病传播模型模拟流行病的传播爆发趋势,根据模拟结果计算流行病预警信息。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流行病信息实时采集的基础上,还能够对流行病的爆发趋势实现实时预测,有助于疾病管理部门第一时间掌握可能存在的流行病爆发危险,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间接提高了流行病监控的效果和可靠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平台疾病监控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流行病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流行性传染病(简称流行病)的每次爆发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对流行病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对流行病进行防控,同时对流行病的爆发进行预警等,有效的流行病监控能够降低流行病爆发带来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对流行病的监控手段通常是采用人工调查或者通过医院等提供流行病监控信息,再由专门的疾病监控部门进行汇总和分析,实现对流行病的监控。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流行病监控过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而且实时性不高,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流行病监控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流行病监控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流行病监控系统,包括:医疗信息系统和云平台系统,
医疗信息系统,用于获取实时登记的流行病监控数据,并传输至云平台系统;
云平台系统,用于接收流行病监控数据,根据该流行病监控数据建立流行病传播模型,并根据流行病传播模型模拟流行病的传播爆发趋势,根据模拟结果计算流行病预警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流行病监控数据包括一种或多种流行病的监控数据,其中流行病的种类包括各种流感、流感并发症、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侵入性肺炎等;每条监控数据包括新增病例的感染时间、地点、年龄和性别等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云平台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流行病传播模型建立模块、预测分析模块;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医疗信息系统发送的流行病监控数据,其中流行病监控数据包括一种或多种流行病的监控数据,其中包括各种流行病在不同时间节点的新增病例数;
流行病传播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流行病监控数据建立基于动态人口接触网络的流行病传播模型,或者根据新接收的流行病监控数据对流行病传播模型进行更新;
预测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流行病传播模型对流行病传播爆发趋势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输出分析结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流行病传播模型建立模块包括:
接触网络建模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流行病监控数据建立/更新动态人口接触网络;
传播模型建模单元,基于动态人口接触网络以及流行病监控数据,构建针对不同流行病的传播模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触网络建模单元,包括:
将待确定的动态人口接触网络表示为张量M∈RG×G×T的形式,其中动态人口接触网络的空间模式表示为空间RG×G×T的基底动态人口接触网络的时间模式表示为基底的组合系数W(w1,…,wR);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构建包含多个场景的虚拟社会,并基于虚拟场景计算各个场景中各虚拟个体之间的接触概率,构成动态人口接触网络的空间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晖,未经罗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