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人协作的认知能力训练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7586.9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0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赵起超;李泰安;李杰;张禹;吴萍;王亮;马嘉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A61B5/16;A61M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2 | 代理人: | 秦景芳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作 认知 能力 训练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人协作的认知能力训练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目标客体中标记追踪目标供团队中各受试者追踪识别,消除标记后要求团队识别标准空档,各追踪目标停止运动供各受试者识别确认追踪目标,根据空档识别结果和追踪确认结果对下一次试次训练中目标客体的速度进行调节。通过在团队协同进行目标追踪和空档识别的过程中,根据团队目标追踪结果和空档识别结果评价团队认知能力状态,并根据团队认知能力状态调节训练难度,提高了团队认知能力训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认知能力评价和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人协作的认知能力训练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多人团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团队中的个人行为会影响团队整体绩效,团队成员之间形成的协作过程也会极大影响团队绩效,因此,多人完成任务的效率并不一定高于单个个体。为了更加高效的完成指定任务,便需要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彼此协同,密切配合。实际工作中,经过长期协作训练的团队合作效率明显高于未经过训练的团队,原因在于经过长期协作训练的团队成员之间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合作策略,这种合作策略能够通过训练加强。
团队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经常要处理视觉上快速变化的复杂情境,对真实场景中诸多客体的位置、特征及运动情况保持高度稳定的注意,这都依赖于个体和团队在持续性动态注意及工作记忆等多方面的认知能力,对于团队的认知能力,一方面依赖个体认知能离开,另一方面还受团队合作策略和经验的影响,这些均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但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关产品和方法能够在多人协作完成任务过程中,对团队和个体的认知能力进行适应性的训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人协作的认知能力训练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多人协作过程中对团队和个体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价和训练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人协作的认知能力训练方法,包括:
在第K试次训练中,控制多台训练机同步显示交互界面,所述交互界面显示第一设定数量目标客体,所述目标客体在所述训练机界面内按第一设定速度移动,K为正整数;
对所述目标客体中的第二设定数量添加标记作为追踪目标,显示所述标记持续第一设定时长;
去除所述追踪目标的标记后,控制所有目标客体按第二设定速度匀速移动第二设定时长,并接收各训练机对应的受试者对所述目标客体间标准空档的空档识别结果,所述空档识别结果包括各受试者个人的空档识别正确率以及受试者总体的空档识别正确率;
控制所述交互界面内的所述目标客体停止运动,接收并在所述交互界面内同步显示各训练机对应的受试者对去除标记后的所述追踪目标的识别状态,生成追踪确认结果,所述追踪确认结果包括各受试者个人追踪正确的数量以及受试者总体追踪正确的数量;
根据所述追踪确认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设定速度的增量,并调整所述第一设定速度;
根据调整后的所述第一设定速度进行第K+1试次训练。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多台训练机同步显示交互界面之前,还包括:
设置初始训练参数,所述初始训练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设定数量、所述第二设定数量、所述第一设定速度、所述第二设定速度、所述第一设定时长、所述第二设定时长的初始值、所述目标客体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试次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追踪确认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设定速度的增量,并调整所述第一设定速度,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设定速度的标准速度增量;
根据所述标准速度增量上调所述第一设定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第一设定速度的标准速度增量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5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