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CRFID数据传输速率的EPC协议改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7590.5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3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赵菊敏;李灯熬;杨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28/04;H04W28/22;H04W80/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邓东东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crfid 数据传输 速率 epc 协议 改进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提高CRFID数据传输速率的EPC协议改进方法,属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目的是提高无源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速率,简化阅读器与WISP标签的通信流程,在媒体访问控制层对现有的EPC C1G2协议进行改进,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具体包括阅读器以Query命令开始识别阶段、阅读器以Read命令开始数据传输阶段,以及根据识别阶段的冲突时隙数占单标签回复时隙总数的比例,对数据传输轮数R进行调整;在识别阶段识别大量标签,在不同标签数据传输阶段不需要再次对标签进行识别;本发明提高了无源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速率,简化了通信流程,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领域中的EPC射频通信协议技术,涉及到一种提高CRFID数据传输速率的EPC协议改进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正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与传统的识别技术相比,它可在非接触、非光学可视、非人工干预情况下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具有操作方便、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反应时间短、对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门禁、交通、食品安全及物流等领域。RFID标签能存储EPC码,让阅读器对物体进行识别。CRFID标签是可计算的RFID标签,CRFID标签兼具有源式标签计算能力和无源式标签无源性的双重优点,同时还集成了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浮现的无线感知识别平台(WISP,Wireless Identification and SensingPlatform)就是其中一种,它集感知、通信与计算于一体,并能转换阅读器发送的电磁波能量为自身供电,具有无源特性,有望成为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无源可计算CRFID标签遵循EPC射频通信协议,EPC射频通信协议应用于无源感知平台如WISP,可以为可计算RFID标签提供良好的通信能量,并提高吞吐量,但现行的CRFID标签遵循的是EPC C1G2协议,该协议适用于物体的识别,不适用于数据的大量传输,在标准的EPC C1G2协议中,阅读器与标签通信分为识别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在每次进行不同标签数据传输之前,都要经过复杂的识别阶段,不利于传感器数据的大量传输。如CRFID传感器的数据,因此需要对协议进行改进,减少通信延迟与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CRFID数据传输速率的EPC协议改进方法,目的是提高无源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速率,简化阅读器与WISP标签的通信流程,在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层)对现有的EPC C1G2协议进行改进,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CRFID数据传输速率的EPC协议改进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阅读器以Query命令开始识别阶段:阅读器向所在范围内的标签广播Q值,标签随机选择一个时隙进行答复;如果标签碰撞,则保持沉默,直到下一个识别阶段;如果标签未碰撞,则标签与阅读器均记录时隙数,并且标签用时隙数来代替RN16和句柄,当时隙数为0时,结束识别阶段。
2)阅读器以Read命令开始数据传输阶段:Read命令加上不同的句柄,让对应的标签进行数据传输,在不同标签数据传输阶段不需要再次对标签进行识别;当在识别阶段记录的所有的句柄发送完毕后,阅读器开始下一轮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N轮后,再次进入识别阶段。
3)根据识别阶段的冲突时隙数占单标签回复时隙总数的比例,对数据传输轮数R进行调整:记单标签回复时隙个数为N1,冲突时隙个数为Nc,则当前数据传输阶段的传输轮数R设置为:
其中K为系数,INF为取整函数。
进一步的,根据不同场景需要,在阅读器端对K值进行调整。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