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越岩爆地段的隧道修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7993.X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罗春;杨洪誉;钱阳;梅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F42D3/04;E21D11/00;E21D11/18;E21D11/15;E21D11/10;E21D20/00;E21D20/02;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曾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越 地段 隧道 修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越岩爆地段的隧道修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掌子面施作锚杆控制掌子面岩爆;步骤2、采用预裂爆破沿隧道轮廓线炸出开挖槽,隧道纵向开槽长度始终超前掌子面,保留核心土部分围岩;步骤3、出渣以后施作型钢钢拱架和钢筋网,打设耗能锚杆,并压注大阻尼柔性材料填充,表面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步骤4、施作初期支护的同时沿隧道横断面方向在核心土施作对拉锚杆,在核心土竖向打入玻璃纤维锚杆;步骤5、按照预定进尺逐步爆破开挖核心土,爆破孔利用轴向中空锚杆孔装药卷,核心土横向进行割缝处理。本发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岩爆发生倾向,保障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穿越岩爆地段的隧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地下资源开发、地下基础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深部发展,其中随着埋深的增加或者受构造应力的影响,深埋或超深埋隧道中将穿越地层复杂的高地应力区。岩爆是高地应力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高地应力区的深部岩体中赋存较高的弹性应变能,开挖过程中开挖面附近在远场应力的影响下将出现能量积聚,当积聚的应变能超过岩体的储能极限时,多余的能量突发释放,并造成洞壁附近部分岩体从母岩中猛烈地弹射出来,发生岩爆。强烈的岩爆可将数米大小的岩块高速弹射出来,易造成施工仪器设备损坏,支护体系失效,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不良后果,岩爆灾害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如何有效地控制岩爆的发生,减少其对地下工程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危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国发明专利CN107165638A公开了提供了一种深部隧洞岩爆主动防控方法,通过在岩爆段施工超前中心孔和周边孔,并进行割缝,能够在隧洞开挖轮廓线内的岩体中形成一定长度的环形缝槽,同时形成大量的微裂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围岩的完整性,快速解除缝槽周围岩体的高应力状态。该方法虽然能超前释放隧洞应力,但也改变岩爆段围岩力学特性,造成围岩应力的不定释放,加剧岩爆的发生倾向和不确定性;中国发明专利CN107893673A公开了一种抗岩爆和大变形翼式挤压型吸能锚杆,包括:锚杆体以及设置在其尾部的托盘和螺母,能提升吸能让压以及深部地下工程岩爆或大变形等灾害控制效果,但该发明构造过于简单,岩爆发生时吸收能量有限,无法真正起到耗散岩爆能量,有效控制岩爆的作用;中国发明专利CN106368721A公开了一种隧道防岩爆支护方法及隧道防岩爆支护体系,包括围岩、喷射混凝土层和多根预应力释能锚杆,喷射混凝土层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能够在一定程度防止岩爆的发生或减弱岩爆的发生程度趋势,但该方法在初期支护喷砼上开槽难免加剧其应力集中程度,从另一方面增加岩爆发生可能。再者,以上发明均着重于减弱和控制岩爆的发生,不能在岩爆发生时对施工人员和设备起到防护作用,降低岩爆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穿越岩爆地段的隧道修建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岩爆发生倾向,保障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的穿越岩爆地段的隧道修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掌子面施作锚杆控制掌子面岩爆;
步骤2、采用预裂爆破沿隧道轮廓线炸出开挖槽,隧道纵向开槽长度始终超前掌子面,保留核心土部分围岩;
步骤3、出渣以后施作型钢钢拱架和钢筋网,打设耗能锚杆,并压注大阻尼柔性材料填充,表面喷射钢纤维混凝土;
步骤4、施作初期支护的同时沿隧道横断面方向在核心土施作对拉锚杆,在核心土竖向打入玻璃纤维锚杆;
步骤5、按照预定进尺逐步爆破开挖核心土,爆破孔利用轴向中空锚杆孔装药卷,核心土横向进行割缝处理。
优选的,所述锚杆长度为9m,锚固端为3m,其余长度留空用于埋设爆破药卷,所述开挖槽的宽度为0.8m,所述预定进尺为2m,隧道纵向开槽长度始终超前掌子面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9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箱以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规模化合成长链RNA的方法及其定点修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