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骨骼组件及下肢康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8319.3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9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谭高辉;杨静静;梁余意;韩小刚;徐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丞辉威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魏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骼 组件 下肢 康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骨骼组件及下肢康复装置,外骨骼组件包括:外骨骼本体;第一绑套,连接于外骨骼本体,第一绑套用以穿戴于小腿,以使外骨骼本体与小腿骨对应;第一绑套与所述外骨骼本体可转动连接,且第一绑套的旋转轴线垂直于人体的冠状面。本发明外骨骼组件能为具有个体差异的患者提供正确的辅助作用,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提高了外骨骼组件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骨骼组件及下肢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机器人是国际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康复机器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医疗设备,被广泛地应用到康复护理、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
其中,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由机构本体、硬件系统、算法及软件系统,以及可穿戴部件共同构成的康复机器人,能够帮助脑卒中、脊髓损伤以及下肢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具体的,患者通过使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可以进行坐、站、行走、平衡等功能训练,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肌力,掌握身体平衡,矫正异常行走步态,从而回归正常生活。
小腿外骨骼通过绑套穿戴于小腿,但现有技术中,小腿外骨骼与绑套固定连接,对于小腿骨略微弯曲的患者,穿戴绑套后小腿外骨骼也会倾斜,导致外骨骼对患者的康复过程无法起到正确的支撑作用,即无法满足具有个体差异的患者,降低了外骨骼组件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外骨骼组件,旨在解决如何提高外骨骼组件实用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外骨骼组件包括:
外骨骼本体;
第一绑套,连接于所述外骨骼本体,所述第一绑套用以穿戴于小腿,以使所述外骨骼本体与小腿骨对应;所述第一绑套与所述外骨骼本体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绑套的旋转轴线垂直于人体的冠状面。
优选地,所述外骨骼本体凸设有转轴,所述第一绑套与所述转轴可转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外骨骼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转轴可转动配合的转接座,所述第一绑套连接于所述转接座。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周壁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转接座的内周壁凸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安装槽可转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外骨骼本体在所述转轴的一侧还凸设有限位凸起,所述转接座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的避位槽,所述转接座可转动至使所述避位槽的两相对侧壁与所述限位凸起限位抵接。
优选地,所述避位槽的两相对侧壁与所述转接座的轴心形成的圆心角不小于30°,且不超出50°。
优选地,所述第一绑套连接于所述外骨骼本体的下端,所述外骨骼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外骨骼本体上端的第二绑套。
优选地,所述外骨骼本体的长度可调节设置。
优选地,外骨骼组件还包括折板及连接于所述折板的连接件,所述折板包括第一折部和第二折部,所述第一折部连接于所述外骨骼本体的上端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折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折部的末端并朝后延伸,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折部的后端,用以与动力关节部件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折部与所述外骨骼本体可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折部与所述外骨骼本体的间距呈可调节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折部与所述连接件可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折部与所述连接件的间距呈可调节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下肢康复装置,包括一种外骨骼组件,该外骨骼组件包括:外骨骼本体;第一绑套,连接于所述外骨骼本体,所述第一绑套用以穿戴于小腿,以使所述外骨骼本体与小腿骨对应;所述第一绑套与所述外骨骼本体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绑套的旋转轴线垂直于人体的冠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丞辉威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丞辉威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3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