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件快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8641.6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0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叶竹之;桑利;李新;漆小春;白鸥;黄福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奥森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252 | 分类号: | F16L37/25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宁政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件快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件快接结构,连接上管和下管,所述上管用于连接的部位还设置有凸起螺柱,包括卡槽套、卡环和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下管连接,连接套的另一端与卡槽套连接,卡槽套上设有卡槽和缺口槽,卡槽套通过缺口槽与上管的凸起螺柱配合连接,所述卡环套设在卡槽套外,并且卡环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卡槽套通过卡槽与卡环相互配合固定,并且卡环通过限位块将上管的凸起螺柱限定在缺口槽内。本发明适用于管件无法大幅度转动的情况,并且体积小,适用于管件之间装配空间小的情况,其操作简单、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件连接领域,特别是一种管件快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工业发展迅速,会用到各式各样的管件,其连接方式也多种多样,生产应用中需要快捷便利的进行管件拼接组合,这就要求快接接头必须具备快速和操作简单的能力。
传统的管件接头通常采用螺纹连接,适应多种材质类型的管件,也可以应用密封性的结构,但螺纹不能适应管件不能旋转扭动的情况,且需要很多圈旋转固定,花费较多的时间旋紧,效率不高,并且存在螺纹松弛后易失效的情况。有的管件采用卡扣拼接式方式连接管件,而卡扣拼接式接头结构简单,但是接头处体积较大,工艺较为复杂,需要特殊制作非常规形状,通过挤压钢球或者钢珠与凹槽的配合使接头保持压力连接,影响管件表面的摩擦力,且不美观,装配空间较大,所以,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对于管件之间不需要密封连接的情况,如何能够实现快速拆装,提出了一种管件快接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管件快接结构,以解决管件连接中操作繁琐,体积臃肿,不能适应管件不能旋转扭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一种管件快接结构,连接上管和下管,所述上管用于连接的部位还设置有凸起螺柱,包括卡槽套、卡环和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下管连接,连接套的另一端与卡槽套连接,卡槽套上设有卡槽和缺口槽,卡槽套通过缺口槽与上管的凸起螺柱配合连接,所述卡环套设在卡槽套外,并且卡环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卡槽套通过卡槽与卡环相互配合固定,并且卡环通过限位块将上管的凸起螺柱限定在缺口槽内。
传统的管件接头通常采用螺纹连接,但螺纹不能适应管件不能旋转扭动的情况,而卡扣拼接式接头结构简单,但是接头处体积较大,装配空间较大,而本发明是管件快接结构,其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管件,进而将两个管件连接在一起,这两个管件即为本发明中提到的上管和下管,本发明包括卡槽套、卡环和连接套,连接套与卡槽套连接,卡环套设在卡槽套外,本发明通过连接套与下管预连接,通过卡槽套与上管连接,具体的,在卡槽套设有卡槽和缺口槽,只需要移动卡环,露出缺口槽,上管的凸起螺柱从缺口槽进入,并卡入缺口槽的槽底后,卡环回移锁住上管,使上管无法上下活动,从而达到连接的作用,本发明适用于管件无法大幅度转动的情况,并且体积小,适用于管件之间装配空间小的情况,其操作简单、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中部还设置有定位块。采用上述结构,定位块用于分隔连接套的两端,分别与下管和卡槽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套外围还套设有弹簧与弹簧挡圈,所述弹簧挡圈固定在卡槽套上,所述弹簧设置在弹簧挡圈与卡环之间,并且弹簧与卡环相抵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弹簧挡圈对弹簧下端进行定位阻挡,为使得上管的凸起螺柱从缺口槽进入,卡环沿卡槽套下移,压缩弹簧,上管的凸起螺柱卡入缺口槽的槽底后,卡环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弹锁住上管的凸起螺柱,使上管无法上下活动,从而达到卡槽套与上管连接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下管螺纹连接,连接套的另一端与卡槽套螺纹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连接套与下管螺纹预连接,仅需旋转连接套即可,无需旋转下管;连接套的另一端与卡槽套螺纹连接,便于本发明各个配件拆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奥森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奥森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