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喷浆固壁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8665.1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龙;段海涛;蒋琪;钱沈伟;张震;姚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乔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15/0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磊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喷浆 施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喷浆固壁施工装置,包括空心并且流通水泥浆的钻杆、钻头、至少三个旋转叶、至少两个交叉且连通的中空管,钻杆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中空管上端面的交叉处并且钻杆与多个中空管连通,中空管的两端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喷浆管以及挡板,中空管下端面的交叉处安装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杆,支撑杆套设安装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外端设置有砌抹机构用以将喷浆管喷射的水泥浆砌抹在孔壁,每个旋转叶固定在支撑杆表面,钻头固定在支撑杆的底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喷浆后对水泥浆进行砌抹、粉刷,使得固化后的圆柱状水泥壁具有壁厚均匀、密度均匀、结构强度较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喷浆固壁施工装置,主要适用于灌注桩的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建设用地显得越来越紧张,其价格昂贵,有的高得惊人。而在城市建设与改造中,一些旧河道、滩涂等湿地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土质软弱程度相对较大的软土地基往往被开发者放弃。这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用地、持续发展的政策不相符。
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法与技术,开发应用涉水软土地基,使原来的废地变成宝地,这对落实国家关于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资源及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政策,具有深远的意义。涉水软土地基中,在使用钻孔装置形成孔桩之后,通常需要采用水下喷浆固壁成桩后压浆施工技术对应用河道、滩涂等湿地地基作业,传统的水下喷浆固壁技术,例如现有技术公开号CN103899252A公开了一种水下喷浆固壁钻头,包括中空钻杆和与其相通且位于其下端的钻头本体,钻头本体包括两根垂直交叉且相通的中空杆,中空杆的下端面均固定有三角状旋转叶片,中空杆上端面的两端部均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喷头,喷头内侧的中空杆上端面固定有挡喷板。这种固壁钻头虽然以旋转上升配合喷射水泥浆的方式使桩孔液化土壁被固化,然而对于喷射出的水泥浆并没有任何操作,固化过程较为原生态,因此孔壁的水泥浆容易出现气泡、分布不均匀,压紧程度不理想,固化后厚度不均匀等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公开号CN207419485U对其进行了改进,其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水下喷浆固壁装置,包括钻杆和钻头,钻杆为空心钻杆,钻头连接在钻杆的底端;钻头包括呈交叉状且连通的多个中空杆,多个中空杆的交叉处设有与内部相通的安装套,中空杆自由端的上端面连接有挡板和喷浆管,挡板位于喷浆管与安装套之间,喷浆管倾斜设置,喷浆管的底端与中空杆内部连通,喷浆管的开口端朝向远离挡板的一侧;多个中空杆的交叉处下端固定有顶杆,顶杆与中空杆自由端之间固定有搅拌叶片。本方案喷浆只限喷入固壁范围内的土体,形成沿桩体以外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圆柱状水泥搅拌体,使湿地地基上的桩孔软弱土壁被固化以减少塌孔现象,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虽然在前者基础之上进行了改进,但前者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喷浆固壁施工装置,在喷浆后对水泥浆进行砌抹、粉刷,使得固化后的圆柱状水泥壁具有壁厚均匀、密度均匀、结构强度较好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水下喷浆固壁施工装置,包括空心并且流通水泥浆的钻杆、钻头、至少三个旋转叶、至少两个交叉且连通的中空管,所述钻杆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管上端面的交叉处并且所述钻杆与多个所述中空管连通,所述中空管的两端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喷浆管以及挡板,所述中空管下端面的交叉处安装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套设安装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端设置有砌抹机构用以将所述喷浆管喷射的水泥浆砌抹在孔壁,每个所述旋转叶固定在所述支撑杆表面,所述钻头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砌抹机构包括砌板、固定件,所述砌板的内端面为平面并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端,所述砌板的外端面设置为与孔壁吻合的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垂直于所述砌板内端面的筒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砌板内端面,所述固定件套设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乔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乔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6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