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采空积水区的井地联合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8755.0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8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贞;梁卫国;杨德义;王应都;杜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G01V3/2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积水 联合 探测 方法 | ||
1.一种多层采空积水区的井地联合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地面电法方法向下探测、井下电法方法向上探测,井下和地面的电法方法至少各选择一种,实现采空积水区的井地联合探测;
所述的多层采空积水区的井地联合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电法方法选择:电法方法的选择有地面瞬变电磁法、地面激发极化法、井下瞬变电磁法或井下激发极化法;
步骤二,采空煤层连通性计算:根据探测区域的地质资料和煤层开采记录,计算冒落带、导水裂隙带的最大高度,分析判断采空煤层各层间的连通性;
步骤三,电法方法的组合形式:根据步骤二连通性的计算结果,设计电法方法的组合形式,根据采空煤层具体数量及空间关系,井下和地面的电法方法至少各选择一种:
步骤四,测线布置:在井下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切眼及联络巷布置测线,井下瞬变电磁法及井下激发极化法测线的平面位置相同,点距相同;
步骤五,探测方向设计:地面电法方法均为向下探测,井下电法方向均为向上探测;井下瞬变电磁法能向上多方向探测;
步骤六,数据采集及资料处理:各种电法方法按照各自的采集及处理规范进行;
步骤七,综合解释:利用井下物探成果、地面物探成果、煤矿水文地质资料、煤矿采掘工程资料进行综合解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采空积水区的井地联合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法方法的组合形式按照以下方法选取:假设采空煤层数为n,内含积水区的煤层数为m,1≤m≤n,具体组合形式为:
S1:当m=1时,即仅有1个采空煤层含有积水区,井下及地面电法方法各选择1种;
S2:当m=n时,即各采空煤层内均含积水区,井下及地面电法方法各选择2种;
S3:当1<m<n时,即部分采空煤层内含有积水区,井下及地面电法方法可根据步骤二结果灵活选择各1~2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采空积水区的井地联合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井下电法方法选择井下瞬变电磁法、井下激发极化法的一种或两种;地面电法方法选择地面瞬变电磁法、地面激发极化法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采空积水区的井地联合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瞬变电磁法及地面激发极化法的测线位置以井下测线的地面投影为基准,向两侧按固定的线距延伸布置,点距相同;地面电法点距及线距的选择原则是点距≤20m,线距≤40m;井下电法测点的点距不大于地面测点的点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采空积水区的井地联合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井下瞬变电磁法向上探测时,探测方向,即发射框的法线方向根据探测目标采空煤层的区域以及地面测线线距进行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采空积水区的井地联合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井下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方向与探测目标采空煤层的交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与地面测线重合,探测方向角由下式计算:
——井下瞬变电磁法探测方向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7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喷浆固壁施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真空拔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