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楔环拆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8801.7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5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边城;闫宁;李宏岩;朱国伟;李宝星;栾涛;赵凤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祁恒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工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楔环拆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该拆装工具包括支撑组件、多个滑轮、绞盘组件和高强度细绳。本发明基于滑轮和绞盘等常见零件的组合和设计,在实现楔环拆装功能的同时,能够降低楔环拆装过程对楔环和工件的损伤。本发明的半圆环组合支撑环及软垫的,可以使支撑环适应一定范围内不同尺寸和结构特征圆管或圆柱形工件,而滑轮和绞盘组件则在更大范围内适用各种类型的工件。本发明的可灵活拆装楔环的辅助工具,其结构和操作方法简单,能够为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制造等领域中常见的圆管或圆柱形工件的安全、可靠、快捷拆装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件安装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楔环拆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楔环连接结构凭借其结构紧凑、连接可靠和连接处气密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或机械领域中圆管或圆柱体工件的连接。这些连接件在性能调试、检修等环节时需频繁进行楔环拆装操作,而楔环连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拆装难度较大。
典型的楔环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在两个待连接的圆管或圆柱体工件1、2的对接区域内壁或外壁设有半宽楔环槽,两个工件对接后,形成可容纳楔环的楔环槽;第一楔环3、第二楔环4为一对互补的不封闭金属圆环结构,单个楔环在环向方向为长直角三角形。装配时,将一个楔环从楔环槽口5沿顺时针装入,再将另一个楔环沿楔环槽口5逆时针装入。楔环沿楔环槽口装入的过程中受摩擦力较大,例如来自楔环槽各壁面的摩擦力,装入第二个楔环时第一个楔环的摩擦力。这些摩擦力使得楔环安装和拆卸颇为耗力,但同时也是保证楔环连接结构紧固可靠的重要前提。因此,通过降低工件和楔环的表面粗糙度,或者降低二者之间的配合公差以提高楔环安装的便利性是不可靠的。
传统的楔环拆装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力拉拔、推动或敲击进行。例如,力气较大之人一手于楔环槽口处垂直方向上用力按住楔环,另一手用力沿楔环槽口处切向位置推动或拉拔楔环,可实现配合程度较松的楔环拆装,但该方法费力且不安全;楔环与工件配合公差较小时,采用该方法拆装几无可能。另一种方法是一人采用钢丝钳等工具将楔环于楔环槽口处拉起少许后,另一人采用铜棒、木块或橡胶块等物垫于楔环上,使用榔头敲击,同时再有一人于楔环切向方向用力推动或拔出。但是,该方法存在效率低下、易损伤壳体和楔环的弊端。
殷建生等人提出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铰接式楔环拆卸装置(CN202878225U),可以实现已安装好的楔环在起始部分的拆卸,但是由于楔环拆装行程较长,该装置无法实现楔环其余部分的拆卸和安装。李洪达等人基于杠杆原理提出一种楔环拆装专用工装(CN104260041A),其利用梯形传动丝杠和伸缩销于楔环槽口处向楔环施加均匀切向动力,可以实现楔环的拆卸和安装,但是由于楔环槽口宽度有限,而楔环装入和拆卸行程较长,基于该工装需要通过较为繁琐的步骤或者改动楔环结构方可完成楔环拆装,例如可能要持续转动支撑组件以使施力点逐渐接近或远离楔环槽口,或者可能需要在楔环上加工一定数量、尺寸合适的安装孔(可能使楔环强度和寿命下降)以供伸缩销施力。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简易、稳定、可单人操作、可有效降低楔环和工件损伤的楔环拆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楔环拆装难度大,手工拆装费时费力、不安全且易损坏楔环或工件,已有楔环拆装工具便利性或易用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楔环拆装工具,该拆装工具包括支撑组件、多个滑轮、绞盘组件和高强度细绳;其中,
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和连接螺栓;其中,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各由两个半圆弧工件组成,两个半圆弧工件组合后形成支撑环的完整圆环;每个支撑环轴向方向上布有多个用于安装连接螺栓的通孔;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的内径分别与对应的待连接圆管或圆柱工件的外径匹配;连接螺栓用于将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分别连接闭合成圆环,对两个支撑环之间进行连接,以及安装多个滑轮和绞盘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固化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