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8908.1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9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向明;黄容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66 | 分类号: | A61K31/366;A61P3/00;A61P3/10;A61P3/06;A61P1/16;A61P1/18;A61P5/5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夏惠忠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代谢 综合征 药物 |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提供了一种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通过对2H‑1‑苯并吡喃‑2‑酮的实验研究,首次发现2H‑1‑苯并吡喃‑2‑酮增强胰岛素抵抗(IR)的肝细胞(AML12、HepG2)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明显降低高脂饮食(HFD)合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小鼠高血糖,提高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耐受力,保护胰岛β细胞活性并抑制胰岛炎症,其作用靶点可能是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NAMPT);抑制高棕榈酸(PA)环境下肝细胞(AML12、HepG2)内的脂质累积,改善高脂饮食(HFD)诱导的小鼠脂肪肝和血脂异常,具有降血糖、改善IR、抗脂肪肝和调血脂的作用,能用于制备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涉及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具体涉及2H-1-苯并吡喃-2-酮在制备治疗代谢综合征药物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术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以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和腹部肥胖等多种疾病状态在同一个体聚集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发病机制涉及胰岛素抵抗(IR)、慢性炎症、脂质代谢紊乱和肥胖等。诱发MS的因素包括高脂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年龄、种族和家族遗传学因素。MS相关并发症很多,主要增加二型糖尿病(T2DM)、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当前,MS的治疗分为三种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和药物治疗,当饮食和运动不能控制过高的血压、血糖或血脂时,需要靠药物调节。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等可以缓解高血糖,调血脂药物如他汀类和贝特类可以改善血脂异常,但由于代谢综合征多因素复杂性的特点,目前没有一类药物可同时达到治疗高血糖、血脂和肥胖的效果。[参考文献:Libert,D.M.,A.S.Nowacki,and M.R.Natowicz,Metabolomic analysis ofobesity,metabolic syndrome,and type 2diabetes:amino acid and acylcarnitinelevels change along a spectrum of metabolic wellness.PeerJ,2018.6:p.e5410.]
IR是指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下降。产生IR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胰岛素生成、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表达和胰岛素生理效应实现等各个环节的异常。大量研究证明IR与多种疾病相关:IR首先是T2DM的主要诱导因素,在IR时血浆葡萄糖不能有效地从循环中移除,进一步刺激胰岛素从β细胞释放,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当β细胞功能无力维持高胰岛素状态时即出现明显高血糖;IR与NAFLD存在相关性,随着血糖水平异常升高,肝脏糖代谢紊乱,进一步导致脂代谢紊乱和肝脏脂肪变性;IR也是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它引起的脂代谢紊乱、血脂升高累积至血管,导致血管狭窄硬化,即出现一系列心血管病变。[参考文献:Rask-Madsen C,KahnCR.Tissue-specific insulin signaling,metabolic syndrome,and cardiovasculardisease.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2;32(9):2052–2059.]
治疗T2DM以口服降糖药为主,不同的口服降糖药分别作用于T2DM的不同环节,可从增加葡萄糖利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葡萄糖吸收等方面发挥控制血糖效果,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磺酰脲类,包括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等;(2)双胍类,代表药有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3)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曲格列酮、环格列酮等;(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参考文献:方昱,王静至,王开明.治疗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新进展[J].上海医药,2019,40(01):17-19+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傻瓜式左右通用刹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肝内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