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8958.X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3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民;周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琳;冯超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翘嘴鲌 诱导 彭泽 核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方法,该方法依次通过筛选雌雄亲本和亲本强化培育、彭泽鲫雌性亲本的人工催产、人工授精、人工孵化、雌核发育鱼苗种培育;得到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本发明的雌核发育方法可操作性强,适配性好,实行过程中,受精率可达97.20%,孵化率可达84.17%,鱼苗存活率可达86.32%。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得到的子代形态学性状偏向于母本,且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群体体重增长速度较彭泽鲫自交子代群体快33.2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雌核发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翘嘴鲌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方法。
背景技术
雌核发育是鱼类单性生殖中一种重要的生殖方式,其所需的精子由两性型亲缘关系相近的雄性提供,精子入卵后不与卵发生融合,仅仅起诱导卵子发育的作用,是一种无融合或假配合的生殖方式[1]。雌核发育在鱼类遗传育种与水产养殖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主要表现在纯系的快速建立、基因-着丝点作图、性别决定机制的判别和单性种群的利用等方面[2]。
自Hubbs等[3]发现美洲亚马逊河的花鱂科鱼类(Poecilia formos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雌核发育种群,人们相继又发现Poeciliopsis属某些类型的鱼类和银鲫(Carassiusauratus gibelio)也是行雌核发育[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雌核发育鱼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滇池高背鲫[5]、黑龙江银鲫[6]、河南淇河鲫[7]、广东缩骨鲫[8]、贵州普安鲫[9]、江西彭泽鲫[10]等均行雌核发育。关于彭泽鲫异精雌核发育例子如下:彭泽鲫(♀)×兴国红鲤(♂)[11],彭泽鲫(♀)×银鲃(♂)[13],彭泽鲫(♀)×白鲫(♂)[14],彭泽鲫(♀)×海鲤(♂)[15],彭泽鲫(♀)×尖鳍鲤(♂)[16],而上述有关彭泽鲫雌核发育组合中未见彭泽鲫(♀)×翘嘴鲌(♂)。
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senensis),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芳湖、芸湖等天然水域,喜栖息于湖中芦苇丛。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从1983开始对彭泽鲫进行了连续6代的精心选育,于1993年彭泽鲫被农业部推选为淡水养殖优良品种[17]。彭泽鲫体型为纺锤形,头短小,背厚,无须,背部体色呈现灰黑色,腹部为灰白色。正常情况下雌性一冬龄(12个月)即可到达性成熟,而雄性成熟个体较雌性小,其繁殖季节一般为3-7月,当水温上升到17℃左右,彭泽鲫开始产卵繁殖,20℃-24℃为繁殖高峰期。自然情况下,彭泽鲫喜欢流水,尤其是具有一定浑浊度的微流水,且在水草茂密的浅水区域产卵繁殖,雌性一般怀卵量在4-6万粒[18]。由于其生长速度比一般鲫鱼快24.98%,且个体大,在所有鲫鱼中蛋白含量最高,可食率高,富含人体所需的全部8种必须氨基酸,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具有较高养殖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19]。由于自然环境破坏,人为捕捞,导致其野生资源有所减少,此外人为干涉造成其近亲繁殖加剧,该品种出现退化,主要表现在抗病力及生长速度等性状上[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9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