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压平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8981.9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9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峰;王荣军;要志斌;江连运;马立东;袁文旭;桂海莲;同育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1/00 | 分类号: | B21D1/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压平 系统 | ||
一种智能化压平系统,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压平机7,前、后输送装置2、2’,前、后板形检测装置3、3’,前、后测距装置4、4’,前、后检测装置5、5’,前、后托辊装置6、6’,入、出口侧上垫板放置机器人8’、8”,左、右侧下垫板放置机器人9’、9”和智能上、下料天车1。可实现将待压平钢板Ⅱ在自动上料后自动检测待钢板Ⅱ的板形,根据所检测板形实现上、下垫板自动放置、自动压平,在线检测所压平钢板复合要求后实现自动下料功能。本发明可使整个压平生产过程连续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有效降低现场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压平精度、提高生产效率、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压平系统,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宽厚板、尤其是高强度宽厚板在很多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很多领域内对所使用宽厚板的板型平整度的要求也愈加严格。然而,钢板在生产过程中在冷却、运输过程中会发生弯曲变形,导致产品达不到使用要求。而且,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其在冷却、运输过程中会发生弯曲变形。故此,需在钢板出厂前对其进行矫直或压平处理。钢板的矫直过程,是多次反向弯曲的过程,矫直钢板所需的矫直力非常巨大。受矫直机矫直能力限制,热矫钢板厚度被限制在100mm以下,冷矫钢板厚度不超过40mm,能够用矫直设备矫直强度高的钢板厚度更低。矫直设备无法矫直的厚度大、强度高的钢板通常是采用钢板压平机进行压平处理,使其板型平整度达到使用要求。
通常,是根据所压平钢板弯曲程度及弯曲形状的不同选择在钢板的上方或者下方的不同位置放置垫板对钢板进行压平。当钢板弯曲位置较多时,需对钢板进行多次压平,故此需要多次放置垫板。然而,传统的压平机设备压平钢板时是依靠经验对钢板不平度进行测量,靠经验判断垫板放置位置后手工将垫板放到钢板下方或钢板上方,通过压头提供压力实现反弯。另外,在对钢板完成一次压平工序进行下一次压平时,垫板与钢板会发生粘连现象,致使取放垫板劳动强度增大。
综上所述,目前压平设备对钢板进行压平时存在人为因素大、劳动强度高、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钢板压平系统,可使压平机压平钢板生产过程连续稳定、自动化操控,有效的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钢板压平精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图2所示,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压平机7,前、后输送装置2、2’,前、后板形检测装置3、3’,前、后测距装置4、4’,前、后检测装置5、5’,前、后托辊装置6、6’,入、出口侧上垫板放置机器人8’、8”,左、右侧下垫板放置机器人9’、9”和智能上、下料天车1,其连接关系是:在压平机7的前后分别安装有前、后输送装置2、2’,其总长度分别大于钢板Ⅱ的总长度L的二倍;前、后板形检测装置3、3’分别安装在前、后输送装置2、2’中间上方;前测距装置4安装在前输送装置2的末端,其后方设置有前检测装置5,后测距装置4’安装在压平机7的后方,与后输送装置2’之间安装有后检测装置5’;前、后托辊装置6、6’分别安装在压平机工作台7.1的入口和出口侧,同时,在压平机的入、出口侧的机架7.4上分别安装有入、出口侧上垫板放置机器人8’、8”;压平机工作台7.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右侧下垫板放置机器人9’、9”;在生产线的上方安装有智能上、下料天车1。
所述前、后测距装置结构如图3所示,前、后测距装置4、4’结构相同,它包括有前、后测量辊4.1、4.1’,前、后测量辊编码器4.2、4.2’,前、后测量辊提升缸4.3、4.3’及前、后测量辊导向装置4.4、4.4’。
所述压平机结构如图4所示,它包括有压平机工作台7.1、压头7.2、工作缸7.3、机架7.4及行走小车7.5。
所述左、右侧下垫板放置机器人9’、9”结构完全相同,其结构是:如图6所示,包括有底座装置9.1、横移装置9.2、推送装置9.3、摆动装置9.4、电磁铁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9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精度铷原子频标的腔泡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型残雪清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