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去离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9375.9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0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夏波涛;曾茂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祥博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离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去离子系统,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影响冷却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对树脂去离子装置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树脂的树脂去离子系统。它包括管道系统及若干树脂去离子装置,所述树脂去离子装置包括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管道系统包括进液管道与回液管道,各树脂去离子装置的进水口分别通过进水连接管道与进液管道连通,各树脂去离子装置的出水口通过出水连接管道与回液管道连通,各进水连接管道上均设有第一开关阀门,各出水连接管道上均设有第二开关阀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离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树脂去离子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电子冷却系统中,树脂去离子装置是其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功能是去除冷却液中的带电离子,让冷却液保持在要求的电阻率范围。若冷却液中的带电离子多,电阻率低,易形成电路短路,影响器件的正常工作;同时水将被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阻碍冷却管路内冷却液的流道,还具有潜在的爆炸风险。
现有的电力电子冷却系统经常会遇到树脂去离子装置的树脂需要更换以及树脂去离子装置需要维修的问题,而一旦遇到树脂去离子装置的树脂需要更换或树脂去离子装置需要维修时,就需要关闭冷却系统,将树脂去离子装置由冷却系统中拆卸出来,进行树脂更换或树脂去离子装置的维修,并将新的树脂去离子装置安装到冷却系统中,然后冷却系统才能够再次工作,如此经常会影响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
另一方面,现有的冷却系统中的树脂去离子装置,通常采用不锈钢或工程塑料容器直接承装去离子树脂(即将去离子树脂颗粒直接装入容器内),其存在树脂失效后,树脂不易更换,失效后的树脂难于回收,通常采用废弃处理,对环境污染严重,无法回收再利用,更换成本高等问题。同时,现有的冷却系统中,为了保证去离子效果,容器一般都比较高,如此,将去离子树脂颗粒直接装入容器内,容器底部的去离子树脂颗粒将受到较大的挤压,容易导致容器底部的流道不通畅,流阻大,影响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树脂去离子系统,其能够在不影响冷却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对树脂去离子装置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树脂。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树脂去离子系统,其不仅便于去离子树脂的更换和回收再利用,而且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容器底部的去离子树脂颗粒受到较大的挤压,导致容器底部的流道不通畅,流阻大,而影响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树脂去离子系统,包括管道系统及若干树脂去离子装置,所述树脂去离子装置包括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管道系统包括进液管道与回液管道,各树脂去离子装置的进水口分别通过进水连接管道与进液管道连通,各树脂去离子装置的出水口通过出水连接管道与回液管道连通,各进水连接管道上均设有第一开关阀门,各出水连接管道上均设有第二开关阀门。由于树脂去离子系统具有若干个并联连接在进液管道与回液管道上的树脂去离子装置,如此,在某一个树脂去离子装置需要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树脂时,可以关闭与该树脂去离子装置对应的第一开关阀门与第二开关阀门,然后直接将该树脂去离子装置拆卸,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树脂,同时不会影响冷却系统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各出水连接管道上均设有离子传感器。如此,可以通过离子传感器来检测对应的出水连接管道内的冷却液的带电离子的浓度,若出水连接管道内的冷却液的带电离子的浓度超标,则说明对应的树脂去离子装置内的树脂需要进行更换了,此时,检修人员可以更换该树脂去离子装置内的树脂。
作为优选,各进水连接管道上均设有流量表。如此,可以通过流量表来检测对应的进水连接管道内的冷却液的流量,若进水连接管道内的冷却液流量小于设定值,则说明树脂去离子装置故障,此时,检修人员可以对该树脂去离子装置进行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祥博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祥博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