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装组合式功率单元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9535.X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马瑞;丁巧娅;高永军;刘雄;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车永电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8 | 分类号: | H05K7/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装 组合式 功率 单元 框架 | ||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变流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吊装组合式功率单元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及装配框架,框架主体包括框架底板,框架底板开设有通孔,框架底板固定安装于散热器的基板表面;框架底板上表面相对的两侧边安装有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的左边缘、右边缘及底边缘均设置有朝向通孔的折弯;装配框架包括左装配框架和右装配框架,左装配框架包括左装配框架底板及分布于左装配框架底板的四条侧边的折弯,左装配框架底板上安装有驱动电路板。该吊装组合式功率单元框架,结构紧凑,降低了功率单元的总重和体积,有效节约了变流器空间,同时便于安装维护,无需借助其他机加部件实现功率单元与变流器的安装连接,可灵活应用于动车组吊装装配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变流装置技术领域,涉及功率单元框架,具体涉及一种吊装组合式功率单元框架。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变流装置为车辆系统提供电源及动力,是轨道交通车辆上的重要部件。功率单元作为变流装置的核心部件,对轨道交通车辆变流器内输入电压进行功率变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随着大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的发展和应用,轨道交通车辆辅助功率单元也朝着单元化、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轨道交通车辆变流器吊装于车厢底部,框架作为功率单元的整体结构支撑及与变流器连接的重要部件,其结构设计的可维护性、可用性对功率单元装车及后期维护至关重要。
目前,轨道交通变流装置吊装于车厢底部,变流装置在车辆行进方向的左右两侧位置,左右两侧便于掀盖维护检修;左右两侧位置一般用于装配故障率高的部件,功率单元的安装位置一般采用推拉式的方式安装于变流器内车辆行进方向的左右两侧。而这种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点:①框架只用于功率单元自身的机械支撑及安装定位,需增加螺杆等其他机加件进行机械固定,不便于安装维护;②随着功率单元控制保护技术的成熟,辅助功率单元的故障率得以大幅降低却仍占据检修便利位置;③这种功率单元的安装布局,当变流器为风冷散热时,不利于风机、风道及散热部件的最优布局设计。
为此,出现了用于将功率单元吊装于变流装置底部而设计的吊装一体式框架,框架作为一个机加整体装配于功率单元上,其既可用作功率单元自身的机械支撑,同时还可用于与变流器的连接固定。而这种一体式框架,存在以下缺点:1.占用空间大,不便于部件的发运存储;2.在机加焊接过程中,存在机加误差和焊接误差的叠加,在功率单元框架与变流器对接装配时,存在机加误差、焊接误差、装配误差等的组合误差,易导致对孔偏差等装配问题;3.框架仅用作功率单元自身的机械支撑及与变流器的连接固定件,对提高功率单元的可维护性并无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吊装组合式功率单元框架,以突破传统功率单元安装于变流器内车辆行进方向两侧的位置限制,使整个变流器的设计更加灵活,同时提高功率单元框架装配的操作便捷性,避免组合误差导致装配出现问题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装组合式功率单元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及对称安装于所述框架主体上的装配框架,
所述框架主体包括位于其底部的框架底板,所述框架底板开设有通孔,所述框架底板固定安装于散热器的基板表面;
所述框架底板上表面相对的两侧边安装有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的左边缘、右边缘及底边缘均设置有朝向通孔的折弯,所述后挡板和前挡板的折弯结构相同;
所述装配框架包括左装配框架和右装配框架,所述左装配框架包括左装配框架底板及分布于左装配框架底板的四条侧边的折弯,所述左装配框架底板上安装有驱动电路板,所述右装配框架和左装配框架镜像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底板的外边缘的四个角为倒角,避免安装、使用过程中的划伤和磕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车永电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车永电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5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