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贝类播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9593.2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9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辰;张寒冰;黄伟;宋红学;母刚;张国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0 | 分类号: | A01K61/5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杜朗宇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贝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贝类播苗装置,包括落料装置和播撒装置;所述落料装置包括料斗和分苗器,分苗器设于料斗出料口,具有多个分出料口,播撒装置包括与各分出料口对应的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均连接有播撒器,所述播撒器包括壳体、叶轮和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壳体入料口与出料通道连接,所述叶轮水平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播苗口。本发明贝类播苗装置可用于不同品种和规格贝苗的播苗作业,不仅提高了播苗效率和均匀度,而且降低了贝苗死伤率,同时可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提高作业安全性,实现海上播苗机械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贝类养殖的播苗装置。
背景技术
贝类肉质肥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因此倍受消费者喜爱。同时贝类的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短,我国人工养殖贝类年产量超过3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经济物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播苗,是贝类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通用的播苗方式为人工播苗,用麻袋将贝苗分装好搬运上船,将船开至浅海后工人陆续将麻袋中的贝苗进行播撒,这种方式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贝苗播撒不均匀。贝苗播苗作业由工人在船尾用铁锹向海中撒播,受不同工人个体因素及疲劳度的影响,易造成播苗十分不均匀。
(2)贝苗死伤率高。由于贝苗生物力学强度较低,质脆,作业中使用的铁锹在铲贝苗和播撒过程中会造成大量贝苗损伤死亡;且人工播散的效率较低,大量的贝苗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播散,会造成长期干露,会进一步增加贝苗的死伤率。
(3)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安全性差。贝苗的播种季节为每年的十月份,海上风浪大,工人作业时站不稳增加了作业的劳动强度和危险系数。另外,因贝类播苗的周期短,为及时完成播苗工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用工数量多。
为了提高贝苗播苗效率和均匀度、节约成本,亟需一种能够进行高效、均匀播种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贝类播苗装置,能够用于不同品种和规格贝苗的播苗作业。
目前,机械化播苗作业装置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报道,例如中国专利2010101941466、美国专利US006082303A公开的底播装置,但是,这些装置都只适用于扇贝苗(扇贝苗尺寸较大,外壳较硬,抗撞击能力较强)、象拔蚌苗,对于力学强度较扇贝苗、象拔蚌苗低很多的贝苗,如蛤类、蛏类、蚶类的苗种不能适用。
另外,由于扇贝属于底息贝类(养殖过程中生活在海底表面),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对播苗的均匀度要求不高;而蛤类、蛏类、蚶类的贝苗属于埋息贝类,运动能力较弱,在播撒后会进入海底泥沙内部,且由于其尺寸很小、成熟度不高,进入泥沙内部后位置活动范围较小,对播苗的均匀度要求很高,而上述装置中采用的直接倾倒的方法是无法达到良好的均匀度的。
因此,上述装置在贝类播苗领域的适用范围很窄,仅适用于扇贝苗,在本领域内,还未有任何可在不同规格和种类贝苗的播苗中通用的装置报道。
为了更好地设计出可适用于不同种类和规格贝苗的播苗装置,发明人对其中较脆弱的蛤类贝苗的受力范围进行了测试,经过测试发现,蛤类贝苗最大的破碎应力仅为7N左右,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本发明贝类播苗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贝类播苗装置,包括落料装置和播撒装置;
所述落料装置包括料斗和分苗器,分苗器设于料斗出料口处,并具有多个分出料口,播撒装置至少包括与各分出料口对应的出料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播撒装置还包括与出料通道连接的播撒器,所述播撒器包括壳体、叶轮和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壳体入料口与出料通道连接,所述叶轮水平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播苗口;所述播撒器的水平高度低于分苗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5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