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脑电图信号采集的实现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9675.7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6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炎;丁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小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78 | 分类号: | A61B5/0478;A61B5/0484;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脑电图 信号 采集 实现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脑电图信号采集的实现装置,包括:脑电电极片,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泡棉层、PET膜片层、线路层、绝缘膜层和黏胶层,在线路层上设置有若干采集点,凝胶层设置在绝缘膜层上,其所在位置与采集点位置一致,通过凝胶层与佩戴者皮肤接触;上位机,与脑电电极片连接,获取脑电图信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脑电图信号采集的实现方法,通过特殊的产品结构设计,利用事件相关电位的叠加技术原理与新生儿脑电电极片相结合,实现了新生儿脑电信号地采集稳定和可靠。脑电电极片在给新生儿佩戴、使用及摘除时非常便捷,对新生儿皮肤没有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新型脑电图信号采集的实现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新生儿期主要是指胎儿从母亲子宫内娩出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的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发育尚未成熟。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易感染,皮肤易受刺激,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另外,新生儿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由于新生儿通常每天要睡18~20个小时,头部散热较大,头颅比较软,如戴小帽子则要柔软舒适。
但常用的脑电监测一般使用脑电帽设计,新生儿皮肤不可受刺激,睡眠时间比较长,头颅比较软,脑电帽在给新生儿佩戴、使用及摘除时并不便捷。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脑电图信号采集的实现装置及其方法,其可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脑电图信号采集的实现装置,包括:
脑电电极片,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泡棉层、PET膜片层、线路层、绝缘膜层和黏胶层,在所述线路层上设置有若干采集点,并且所述泡棉层、所述PET膜片层、所述绝缘膜层与所述线路层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凝胶层设置在所述绝缘膜层上,其所在位置与所述采集点位置一致,通过凝胶层与佩戴者皮肤接触;
上位机,与脑电电极片连接,获取脑电图信号。
优选地,所述黏胶层为医用导电凝胶层。
优选地,所述线路层为银浆线路层。
优选地,所述线路层为碳层线路。
一种新型脑电图信号采集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脑电电极片贴合到佩戴者皮肤上;
S2:向佩戴者脑部区域施加刺激或撤销刺激,在脑区引起电位变化,而后通过叠加技术获取脑电图信号。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向佩戴者施以多次重复刺激;
S22:将每次刺激产生的含有ERP的EEG加以叠加与平均;
S23:将经过叠加后的ERP从EEG的背景中提取出来,获取脑电图信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脑电图信号采集的实现装置及其方法,通过特殊的产品结构设计,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简称ERP)的叠加技术原理与新生儿脑电电极片相结合,实现了新生儿脑电系统地采集稳定和可靠。脑电电极片在给新生儿佩戴、使用及摘除时非常便捷,对新生儿皮肤没有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脑电图信号采集的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脑电图信号采集的实现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小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小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