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9812.7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5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梁云生;董志伟;张利锋;李东顺;李志军;尹亚坡;杜国军;郭伟;黄圣;张立为;毕海柱;李贤龙;董晓亮;李书森;师赛燚;张文军;洪开荣;王秋林;刘勇;郭立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京京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水 装置 及其 安装 方法 | ||
1.一种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第一拉杆、第二拉杆、主支撑件、次支撑件、垫板、夹紧件、止水件,所述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的上翼缘以及下翼缘与所述主支撑件正面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次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主支撑件的背面,所述夹紧件与所述次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以及夹紧件,所述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与所述主支撑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次支撑件之间,所述止水件设置于所述第一U型板上方并通过所述垫板与所述第二U型板下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铺设背贴式止水带;
沿变形缝的中线位置铺设背贴式止水带,使背贴式止水带与变形缝对齐;
步骤2,安装第一U型板;
将第一U型板按变形缝的测量位置,安装于背贴式止水带上,安装时,第一U型板的下翼缘平放于背贴式止水带上;
步骤2.1,安装第一拉杆;
将第一拉杆的一端通过第一U型板腹板上的通孔穿过第一U型板,将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结构钢筋固定连接;
步骤3,安装止水件;
将止水件平放于第一U型板的上翼缘上;
步骤4,安装第二U型板;
将第二U型板按止水件的位置,安装于止水件上,安装时,第二U型板的下翼缘平放于止水件上;
步骤4.1,安装垫板;
根据止水件中部高度设计垫板,将垫板与第二U型板下翼缘固定连接,使第二U型板下翼缘与止水件能够水平放置;
步骤4.2,安装第二拉杆;
将第二拉杆的一端通过第二U型板腹板上的通孔穿过第二U型板,将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结构钢筋固定连接;
步骤4.3,通过连接螺栓将第一U型板与第二U型板固定连接;
步骤5,安装主支撑件;
根据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的上翼缘以及下翼缘的位置安装主支撑件,使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的上翼缘以及下翼缘与主支撑件连接;
步骤6,安装次支撑件;
根据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的位置安装次支撑件的位置,使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设置于两个次支撑件之间;
步骤7,安装夹紧件;
将两个夹紧件分别穿过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并与次支撑件连接,夹紧件能够对次支撑件、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进行夹紧;
步骤7.1,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位置调整;
使用拉线法对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使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的垂直度保持一致;
步骤7.2,夹紧件固定;
通过螺母与夹紧件的配合将第一拉杆、第二拉杆以及次支撑件夹紧固定,使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形成一个整体,使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对止水件的夹持;
步骤8,浇筑结构混凝土;
步骤9,拆除及养护;
步骤9.1,待结构混凝土的强度达到2.5Mpa时拆除夹紧件、连接螺栓、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拆除时,先拆除夹紧件,再拆除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之间的连接螺栓以及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
步骤9.2将裸露在混凝土外的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切除;
步骤9.3,将切除后的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进行防锈处理。
步骤10,将拆除下的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进行清理并涂刷脱模剂继续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水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0中,所述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的腹板、上翼缘以及下翼缘的厚度为5mm,上翼缘以及下翼的宽为5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水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0中,所述主支撑件以及次支撑件为方管或者是圆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水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0中,所述夹紧件为山型卡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水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0中,所述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腹板上的通孔孔距为250mm~4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8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