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沉香形成的剥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9928.0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7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珊;邱坚;沈华杰;潘质洪;甘昌涛;伍建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24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沉香 形成 剥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剥皮法在诱导沉香形成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在白木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剥皮法在生产沉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沉香是沉香源植物受伤后历经多年沉积所得树脂状物质,其主要特征性成分为倍半萜类和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受到外界刺激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全球沉香源植物包括至少26种沉香属
沉香是珍稀名贵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功能,药理学研究证明其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疗效;沉香是名贵香料,香道文化源远流长,在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已发展出多样的形态;沉香与宗教密切相关,世界五大宗教均视沉香为难得的珍品;沉香工艺品是收藏的热门。
我国生产沉香的主要植物来源即白木香(土沉香)
由于结香技术仍不够成熟,沉香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大面积白木香人工林种植已近10年,但大部分种植户经济效益低迷甚至难以为继,其中特别是目前结香技术所得沉香产量低,仅在受刺激的木质部周围形成薄层状沉香,采香时在木质部内采香往往极大伤害树木,甚至往往砍伐树干采香,1棵白木香树所产沉香的量受到限制,因此,研究对白木香树伤害较小、可在同一树上反复结香采香的、高效稳定的人工结香技术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白木香树伤害较小,可在同一树干上反复结香、采香的、稳定高效的结香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原理一是:沉香源植物在受到外界刺激后才能形成沉香,而健康沉香源植物不能形成沉香,本发明中提出,失水为沉香源植物形成沉香的刺激因素之一,如在白木香木质部制造机械创伤,其创口就是向外散失水分的开口,木质部中的水分可通过导管、射线、内含韧皮部等细胞通道或细胞孔隙向空气中蒸发,水分的散失使木质部创口内侧细胞也面临死亡,而如果水分散失十分急剧,则细胞在未形成更多次生代谢产物(沉香)时就死亡,因此本发明通过以塑料薄膜包裹创口,使水分散失较为缓和,则细胞可在更长时间保持在濒死状态下,由此可积累更多次生代谢产物。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原理二是:研究中发现内含韧皮部可脱分化和再分化出完整次生维管组织系统、皮层、周皮,可向下输送营养物质,甚至环剥至表层木质部,树木仍继续生长,并形成包含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皮层、周皮的再生组织,因此剥皮结香处理对白木香树的伤害小,同时所形成沉香层在再生组织外侧,便于采香,且采香对白木香树伤害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未经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9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