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科利用磁流体对骨折部位固定的器械及固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1114.0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7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舒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羽源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H01F5/00;H01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科 利用 流体 骨折 部位 固定 器械 方法 | ||
1.一种骨科利用磁流体对骨折部位固定的器械,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贴片(1)、磁流体液囊层(2)、充磁线圈层(3)、磁场保持层(4)以及用于与第一贴片(1)相互配合粘接的第二贴片(5),所述磁流体液囊层(2)设于第一贴片(1)表面,所述充磁线圈层(3)设于磁流体液囊层(2)表面,所述磁场保持层(4)设于充磁线圈层(3)表面,所述第二贴片(5)设于磁场保持层(4)表面;
所述磁流体液囊层(2)的一端嵌设有柔性电容器(6),所述磁流体液囊层(2)上设有呈网状的且用于存储磁流体的容纳槽(21),所述磁流体液囊层(2)在容纳槽(21)形成的每个网格上均设置有容纳孔(22);
所述充磁线圈层(3)上对应每个容纳孔(22)分别设有充磁线圈单元(31)以及与充磁线圈单元(31)的轴线重合的圆孔(32),每个所述充磁线圈单元(31)分别对应嵌入容纳孔(22)内,并分别与柔性电容器(6)电性连接;
所述磁场保持层(4)上对应每个容纳孔(22)分别设有铁氧体单元(41),每个所述铁氧体单元(41)的自由端对应穿过圆孔(32)后伸入充磁线圈单元(3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利用磁流体对骨折部位固定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片(1)为毛面魔术贴,所述第二贴片(5)为勾面魔术贴;或者所述第一贴片(1)为勾面魔术贴,所述第二贴片(5)为毛面魔术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利用磁流体对骨折部位固定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片(1)为毛面魔术贴,所述第二贴片(5)为勾面魔术贴;或者所述第一贴片(1)为勾面魔术贴,所述第二贴片(5)为毛面魔术贴。
4.一种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充磁线圈层3设置在磁流体液囊层2表面,从而封盖柱容纳槽21,形成网状的容纳腔体,然后将磁流体充入容纳腔体内;使用前,先将柔性电容器6与外界电源接通,使得电容器两极板充满电荷,随后将本装置包覆在患者骨折部位外侧,磁流体在磁化之前处于液体状,达到柔性包覆骨折部位的效果,避免包覆过程中刚性接触,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并利用第一贴合片和第二贴合片相互粘接在一起,从而将本装置定位,即本装置从水平状态变成卷曲状态,然后接通柔性电容器6与每个充磁线圈单元31之间的电路,柔性电容器6高压放电,使得充磁线圈单元31中产生电流,进而产生磁场,对插入充磁线圈单元31内的铁氧体单元41磁化,同时铁氧体单元41能够增强充磁线圈单元31产生的磁场,并使磁场保持在一定磁场强度,此时容纳腔体内的磁流体在磁场作用下粘度迅速升高,并固化成具有一定刚度的固态,形成包覆于患者骨折部位的一张网状刚性体,从而起到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快速固定的作用;而需要拆卸时,只需断开充磁线圈单元31与柔性电容器6之间的电路连接,即可撤销磁场,使磁流体从固态转化为液体状,拆卸极其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羽源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羽源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11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