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充气式潜水疏干降水井结构及降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1469.X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3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顾国荣;杨石飞;路家峰;梁振宁;罗志华;姜宇;张晗;陈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19/16;E02D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21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充气式 潜水 降水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循环充气式潜水疏干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井管(1)、充气管(7)、抽气管(8)、出水管(6);
井管(1)上部的止水密封段固定至少一密封袋(3),注浆管伸入所述密封袋(3)内;所述密封袋(3)下方依次为过滤段(4)和沉淀管段;
出水管(6)自上而下伸入井管(1)内,其下端位于过滤段;
充气管(7)一端伸入井管(1)内,另一端与压力气源连接;
抽气管一端伸入井管(1)内,另一端与负压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充气式潜水疏干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水管(6)下端位于过滤段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充气式潜水疏干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7)和抽气管上均设有阀门(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充气式潜水疏干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6)位于所述井管的中部,充气管(7)与抽气管(8)分别位于出水管(6)的侧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充气式潜水疏干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气源为充气泵(10),所述负压源为抽气泵(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充气式潜水疏干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井内不设置潜水泵。
7.一种循环充气式潜水疏干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井管(1)、气管、出水管(6);
井管(1)上部的止水密封段固定至少一密封袋(3),注浆管伸入所述密封袋(3)内;所述密封袋(3)下方依次为过滤段(4)和沉淀管段;
出水管(6)自上而下伸入井管(1)内,其下端位于过滤段;
气管一端伸入井管(1)内,另一端通过换向阀与压力气源和负压源连接,可实现充气和抽气的转换功能。
8.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循环充气式潜水疏干降水井结构的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钻机成孔,并完成清孔;、
S2、完成潜水降水井不同管段以及过滤器拼装,将止水密封段的密封袋(3)与井管(1)的固定;
S3、将完整的井结构放入钻孔内;
S4、通过注浆管向密封袋(3)内注浆,形成止水密封段;待达到注浆压力及注浆量后维持一段时间并封闭注浆管;
S5、下放井管内部出水管(6)及上端井管盖板,在上端井管盖板上布设气管并与井管进行密封粘接或焊接;
S6、待注浆密封袋内注浆体养护完成后,首先通过充气管向井管内充气,将井内水通过出水管(6)排出,然后通过抽气管进行抽真空一段时间,井管周围土层潜水通过过滤段(4)向井管(1)补充;
S7、重复步骤S6进行充气和抽气循环,完成潜水层疏干降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14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芯片及半导体激光器
- 下一篇:弹性装置及具有其的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