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前的短路测试随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2128.4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3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冲;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张名列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电池 注液前 短路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前的短路测试随动装置,包括承载机构、输送机构、转盘机构、随动机构及测试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用于对电池进行支撑,所述输送机构用于输送承载机构上的电池,所述输送组件包括U型外板、设于所述U型外板的两直边下方的输入带和输出带,所述转盘机构用于将输入带上输送的电池转送至输出带上,所述随动机构与所述转盘机构活动连接、且与所述测试机构相连接,用于带动测试机构沿所述U型外板的弯边来回移动,所述测试机构用于对转盘机构转送的电池进行检测。本发明通过输送机构、测试机构、随动机构及转盘机构实现电池的循环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前的短路测试随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电池注液前短路测试工序,多是将电池固定于一处,进行静态测试,这会出现因测试等待而造成的时间浪费,大大限制了测试效率的提升;且传统方法不利于实现生产的连续性,电池在进行短路测试工序时,易出现上游物料堆积、下游供料不足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前的短路测试随动装置,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前的短路测试随动装置,包括,
承载机构,用于对电池进行支撑;
输送机构,用于输送承载机构上的电池,所述输送组件包括U型外板、分别设于所述U型外板的两直边下方的输入带和输出带;
转盘机构,设于所述U型外板的弯边内侧,用于将输入带上输送的电池转送至输出带上;
测试机构,设于所述U型外板的弯边外侧;
随动机构,所述随动机构与所述转盘机构活动连接、且与所述测试机构相连接,用于带动测试机构沿所述U型外板的弯边来回移动;
所述测试机构用于对转盘机构转送的电池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机构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上沿所述圆柱体的外周圆设有一圆形杯槽,所述圆柱体上设有一放置电池的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底部设有一贯穿所述圆柱体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的深度与所述电池的极柱高度一致;
所述U型外板的内侧沿U型外板的U型连接有一卡条;
所述转盘机构包括设于所述U型外板的内侧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活动端相连接且横向设置的圆形转盘、以及连接在所述圆形转盘上端面上的第一齿轮,所述圆形转盘沿其外周圆上设有多个半圆形卡槽,所述半圆形卡槽和所述卡条均与所述承载机构上的圆形杯槽同时配合以使所述圆形转盘带动所述承载机构沿所述U型外板的弯边进行移动;
所述随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随动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倒L型;
齿轴组件,所述齿轴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横边上,且所述测试机构固接在所述齿轴组件上,所述齿轴组件用于带动测试机构沿U型外板的弯边进行移动;
齿条组件,与所述齿轴组件啮合连接,所述齿条组件用于使所述齿轴组件在支撑架上转动;
拨杆组件,与所述转盘机构啮合连接、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横边上,所述拨杆组件用于向所述齿条组件施加作用力以使齿轴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测试机构沿U型外板的弯边进行来回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齿轴组件包括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转轴、及固接在所述第一转轴底端上的第二齿轮,所述测试机构固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齿条组件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21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