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建筑用新风加末端射流式温湿度控制系统、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2220.0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苏辉;谭可可;林来豫;方仲元;涂江峰;孙海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7/08;F24F5/00;F24F13/02;F24F11/77;F24F1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建筑 新风 末端 射流 温湿度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地下建筑用新风加末端射流式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地下建筑用新风加末端射流式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新风集中除湿装置、末端射流除湿装置、排风装置和系统控制器,其中,
所述新风集中除湿装置用于集中处理新风热湿负荷,包括新风干管,连接在新风干管上的新风机、除湿机,以及连接新风干管和各末端射流除湿装置的新风支管;室外新风由新风机引入,经除湿机除湿至预定的温湿度后,通过新风干管和新风支管送入各地下房间;
所述末端射流除湿装置用于处理室内热湿负荷,包括各种类型的末端射流除湿机,每个地下房间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台数及出风方向的末端射流除湿机,末端射流除湿机不使用风管,直接布置在各地下房间,以贴附射流方式形成室内气流;
所述排风装置担负各地下房间排风任务,包括排风干管,连接在排风干管上的排风机,以及连接排风干管和各地下房间的排风支管;
所述系统控制器与新风集中除湿装置、末端射流除湿装置和排风装置连接,统一管理各装置的联合运行,有效控制各地下房间内的空气温湿度;
所述新风机为变频新风机,能够根据室内需要适时改变送风量;
所述除湿机为变风量变负荷除湿机,能够适应全年各季节新风负荷的变化及各地下房间所需新风量的变化,使得所送新风温湿度恒定;
所述温湿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系统控制器下达启动指令,启动所述新风集中除湿装置、末端射流除湿装置以及排风装置;
S12:新风集中除湿装置的新风机向地下空间引入室外新风,新风的空气状态点为室外新风状态点W,呈高温高湿状态;
S13:新风集中除湿装置的除湿机对W点状态的空气进行一次降温除湿处理,处理至一次机器露点W’,变为低温低湿状态,一次机器露点W’与室内空气状态点N二者为等含湿量点;
S14:将W’点状态的空气送至各末端射流除湿机,与末端射流除湿机内的回风混合至新回混合状态点C;
S15:末端射流除湿机对C点状态的空气进行二次降温除湿处理,处理至二次机器露点L;
S16:L点状态的空气吸收末端射流除湿机的冷凝热,从L点状态升温至预定的送风状态点O,变为高温低湿状态;
S17:末端射流除湿机将O点状态的空气以预定的射流形态送入各地下房间,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使得室内空气状态达到室内空气状态点N;
S18:排风装置将被处理和使用后的空气排出系统,回到地上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种类型的末端射流除湿机包括单出风型末端射流除湿机,其设置两台,分别布置在地下房间同一侧的对角,射流形态为双侧壁面单向贴附射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种类型的末端射流除湿机包括双出风型末端射流除湿机,其设置两台,分别布置在地下房间相对侧的中央,射流形态为双侧壁面双向贴附射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种类型的末端射流除湿机包括三出风型末端射流除湿机,其设置一台,布置在地下房间任一侧的中央,射流形态为双侧贴附射流与前向自由射流结合的混合射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种类型的末端射流除湿机包括四出风型末端射流除湿机,其设置一台,布置在地下房间的中央,射流形态为四向自由射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为变频排风机,能够接受系统控制器指令适时改变排风量,维持地下空间空气量及压力平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器包括PLC控制器和通信接口,通过新风集中除湿装置、末端射流除湿装置和排风装置自带的控制器和通信接口,对整个系统集中管理,按照预定的负荷匹配方案实现节能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22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