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式止血装置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2665.9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2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栋;王财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骏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郭梦羽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式 止血 装置 推进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链式止血装置推进器,包括用于存放链式止血装置的注射管、用于容纳注射管的中空定位筒以及连接注射管和定位筒的推进组件;所述定位筒中设置有沿定位筒轴向延伸穿入注射管内用于推动注射管的推杆;所述定位筒的侧壁设置有两对称的条形通孔;所述定位筒的一端开口通过尾部固定件密封;所述推进组件包括移动套筒以及对称铰接在移动套筒外侧壁的两手把;所述移动套筒位于定位筒内部且套接在推杆外,手把分别穿过两条形通孔后带动移动套筒沿着推杆前后移动;所述注射管的一端与移动套筒可拆卸连接,移动套筒带动注射管沿着推杆前后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式止血装置推进器,应用在战场急救等特殊场合,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枪弹伤战场急救中,止血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资料显示,由于受伤后大出血是造成死亡首要原因,其中,可挽救的占病例中的约90%,及时有效的止血是降低死亡率的核心。现有的战场上止血使用的医疗器械常用的有战斗纱布和止血带,纱布止血填塞入枪弹伤的贯通伤或盲管伤的伤道内,通常伤道很深,纱布无法堵塞到位达到压迫止血目的;而止血带虽然能较为快速的完成止血,但是使用止血带后,远端组织容易发生缺血性损伤,引起组织坏死,坏死组织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入血循环,会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在战场受到枪伤的伤者来说,战斗纱布和止血带等常用急救器械均达不到快速、有效且安全的止血目的。
枪弹伤造成的弹道贯通伤或盲管伤造成大血管损伤引起的达出血主要表现为出血量多,可以达800-1000ML/分钟,现有国内外列装的急救器械都无法快速有效止血。采用新型的链式止血装置能够达到止血效果,链式止血装置是由串联的预先压缩的止血海绵制成,能够通过枪弹伤伤口深部弹道到达出血部位,在整个弹道内释放止血海绵,预先压缩的止血海绵遇到血液后快速膨胀压迫弹道侧壁形成物理压力达到局部压迫出血处从而止血,另一方面,链式止血装置在后续的实施确定性损伤血管手术时也方便取出和清理膨胀的止血海绵。但是,由于枪伤弹道伤深且创面不规则,链式止血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前端预先压缩的止血材料在遇血快速膨胀后,容易堵塞在伤口入口端,止血海绵无法直达伤口深部的弹道内出血位置附近,无法达到止血效果等问题;另一方面,链式止血装置主要应用在战场中,单兵急救包体积小,因而携带要求轻便,体积小巧。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与链式止血装置相匹配且操作方便易携带的注射器,能够快速准确的将链式止血装置输送至出血部位后再推送处预先压缩的止血海绵片,倒退外包装管,释放处止血海绵,吸血膨胀,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同时方便医护人员携带和储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链式止血装置推进器,能够与链式止血装置相匹配,快速准确的将链式止血装置输送至出血部位,同时,用于放置链式止血装置的注射管是可拆卸替换的,方便携带和存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链式止血装置推进器,包括用于存放链式止血装置的注射管、用于容纳注射管的中空定位筒以及连接注射管和定位筒的推进组件;所述定位筒中设置有沿定位筒轴向延伸穿入注射管内用于推动注射管的推杆;所述定位筒的侧壁设置有两对称的条形通孔;所述定位筒的一端开口通过尾部固定件密封;所述推进组件包括移动套筒以及对称铰接在移动套筒外侧壁的两手把;所述移动套筒位于定位筒内部且套接在推杆外,手把分别穿过两条形通孔后带动移动套筒沿着推杆前后移动;所述注射管的一端与移动套筒可拆卸连接,移动套筒带动注射管沿着推杆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管与移动套筒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外圈螺接有延长管,延长管插入移动套筒中,进而可拆卸地连接注射管和移动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管与移动套筒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移动套筒与注射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段,与注射管的外螺纹段螺接,进而可拆卸地连接注射管和移动套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骏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骏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2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