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电容的低反向恢复电荷的横向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2965.7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1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锋;朱桂闯;李少红;杨兰兰;祝靖;时龙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868 | 分类号: | H01L29/86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1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电容 反向 恢复 电荷 横向 二极管 | ||
1.一种集成电容的低反向恢复电荷的横向二极管,包括P型衬底(1),P型衬底(1)上设有氧化层埋层(2),在氧化层埋层(2)上设有N型漂移区(3),在N型漂移区域(3)上设有P型体区(11)、第三场氧(15)以及N型缓冲区(18),在P型体区(11)内设有作为阳极的P型重掺杂区(12),在N型缓冲区(18)内设有作为阴极的第二N型重掺杂区(17),所述第三场氧(15)位于P型重掺杂区(12)与第二N型重掺杂区(17)之间,其特征在于,在N型漂移区域(3)上设有P型轻掺杂区(4)和N型轻掺杂区(8),并且,P型轻掺杂区(4)和N型轻掺杂区(8)位于P型体区(11)的外侧,N型轻掺杂区(8)位于P型体区(11)与P型轻掺杂区(4)之间,在N型轻掺杂区(8)内设有第一N型重掺杂区(7),在第一N型重掺杂区(7)与P型重掺杂区(12)之间设有第二场氧(10)且位于N型漂移区(3)的上方,在N型轻掺杂区(8)上设有第一场氧(6)且所述第一场氧(6)延伸至P型轻掺杂区(4)上方,在P型轻掺杂区(4)、第一场氧(6)、第一N型重掺杂区(7)、第二场氧(10)、P型重掺杂区(12)、第三场氧(15)、第二N型重掺杂区(17)及N型缓冲区(18)上设有氧化层(19),在氧化层(19)内设有第一多晶硅(5)和电容,第一多晶硅(5)位于P型轻掺杂区(4)的上方且第一多晶硅(5)与P型轻掺杂区(4)之间被氧化层隔离,所述电容由作为一个极板的第一金属铝(13)和作为另一个极板的第二金属铝(14)组成,第一金属铝(13)与第一N型重掺杂区(7)连接,第一多晶硅(5),第二金属铝(14)和P型重掺杂区(1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容的低反向恢复电荷的横向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场氧(10)上方设有第二多晶硅(9),所述第二金属铝(14)设在第二多晶硅(9)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容的低反向恢复电荷的横向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场氧(15)上方右端设有第三多晶硅(16)且第三多晶硅(16)与第二N型重掺杂区(17)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容的低反向恢复电荷的横向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铝(13)和第二金属铝(14)之间的距离d2为0.4μm~0.7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容的低反向恢复电荷的横向二极管,其特征在于,P型轻掺杂区(4)和第一多晶硅(5)之间的距离d1为0.1μm~0.3μm,第一多晶硅(5)的横向尺寸L1为3μm~4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容的低反向恢复电荷的横向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第三多晶硅(16)的横向尺寸L2为1μm~4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29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屏的导航方法及相关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箱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