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72971.2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金武史弥;山见慎一;高桥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1393;H01M10/0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再生特性、循环特性和高温保存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负极包含:石墨粒子的表面被非晶质碳被覆的被覆石墨粒子、丁苯橡胶、以及选自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盐中的至少一者,被覆石墨粒子所含的非晶质碳包含由第一非晶质碳构成的非晶质碳层和由第二非晶质碳构成的非晶质碳粒子,第二非晶质碳的导电性高于第一非晶质碳的导电性,非晶质碳粒子的BET比表面积为37~47m2/g,丁苯橡胶的平均一次粒径为150~210nm,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盐中的至少一者的重均分子量为3.7×105~4.3×105。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出于提高电池特性的目的,提出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如下的负极板,所述负极板包含表面未被被覆的非被覆鳞片状石墨粒子以及石墨粒子的表面被包含非晶质碳粒子和非晶质碳层的被覆层被覆而成的被覆石墨粒子(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9917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而言,改善低温再生特性、循环特性和高温保存特性等电池特性是重要的课题。包括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在内的现有技术在电池特性方面尚有改善的余地。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
上述负极包含:石墨粒子的表面被非晶质碳被覆的被覆石墨粒子、丁苯橡胶、以及选自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盐中的至少一者,
上述被覆石墨粒子所含的上述非晶质碳包含由第一非晶质碳构成的非晶质碳层和由第二非晶质碳构成的非晶质碳粒子,
上述第二非晶质碳的导电性高于上述第一非晶质碳的导电性,
上述非晶质碳粒子的BET比表面积为37~47m2/g,
上述丁苯橡胶的平均一次粒径为150~210nm,
上述选自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盐中的至少一者的重均分子量为3.7×105~4.3×105。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中,
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
上述负极包含:石墨粒子的表面被非晶质碳被覆的被覆石墨粒子、丁苯橡胶、以及选自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盐中的至少一者,
上述被覆石墨粒子所含的上述非晶质碳包含由第一非晶质碳构成的非晶质碳层和由第二非晶质碳构成的非晶质碳粒子,
上述第二非晶质碳的导电性高于上述第一非晶质碳的导电性,
上述被覆石墨粒子是通过将表面附着有BET比表面积为37~47m2/g的上述非晶质碳粒子和上述第一非晶质碳的原料的上述石墨粒子进行加热,使上述第一非晶质碳的原料转变成上述第一非晶质碳而得到的,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制作包含上述被覆石墨粒子、平均一次粒径为150~210nm的丁苯橡胶、以及重均分子量为3.7×105~4.3×105的选自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盐中的至少一者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浆料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2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线型电感部件
- 下一篇:包括平行结构的半导体存储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