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唑并[1,5-a]吡嗪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73166.1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盼盼;颜孙力;李英;叶成;施正政;钱文建;胡泰山;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519/00 | 分类号: | C07D519/00;A61P11/06;A61P17/06;A61P11/02;A61P17/00;A61P29/00;A61P1/00;A61P19/02;A61P1/04;A61P37/08;A61P35/00;A61P35/02;A61K31/49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唑 吡嗪类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吡唑并[1,5‑a]吡嗪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通式(I)所示的吡唑并[1,5‑a]吡嗪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可药用的盐,以及它们作为治疗剂,特别是作为JAKS家族激酶抑制剂的用途,其中通式(I)中的各取代基的定义与说明书中的定义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唑并[1,5-a]吡嗪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作为治疗剂特别是作为JAKS家族激酶抑制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酪氨酸激酶2(TYK2)是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隶属于Janus激酶家族(JAKS),JAKS包括JAK1、JAK2、JAK3和TYK2亚型,这4个家族成员由1100个氨基酸组成,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可以分为7个同源结构域(JH):JH1为高度保守的激酶区,具有催化活性;JH2为激酶样区,是JAK激酶不同于其它酪氨酸激酶的独特之处,该区域不具有催化活性,但是可以调节JH1的活性;JH3-JH4是SH2结构域,可以特异性的识别和结合活化的酪氨酸残基;JH5-JH7是FERM结构域,该区域相对保守,调节JAK与受体的结合。JAK1、JAK2和TYK2在人体中广泛存在,而JAK3只存在于骨髓和淋巴等造血组织中。
JAK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The 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通路介导多种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引起受体分子的二聚化,使得与受体偶联的JAK激酶相互接近并通过交互的酪氨酸磷酸化而活化,活化的 JAK催化受体本身的磷酸化并形成相应的STAT停靠位点,使STAT实现其磷酸化,然后STAT 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并进入细胞核,与相应的靶基因启动子结合而激活基因转录和表达。因此,JAK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炎症反应等多种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病理过程中,细胞因子的过多分泌导致JAK/STAT通路的过度激活,引起自身免疫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包括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白癜风、克罗恩综合征、结肠炎等。
JAK激酶参与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调控免疫应答反应,因此,JAK激酶可作为治疗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靶点。目前,辉瑞公司开发的托法替尼已经成功上市,能够有效抑制JAK1、JAK2、JAK3,从而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礼来公司开发的JAK1和JAK2激酶抑制剂巴瑞克替尼,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也已经上市,艾伯维公司开发的JAK1激酶抑制剂upadacitinib于2019年在美国上市,同样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JAKS激酶家族其它成员开发不断取得的骄人成绩,促使TYK2也成为研究的热点,虽然目前没有该靶点的药物上市,但是数个化合物已经处于临床阶段,TYK2终于也在蛋白激酶的历史进程中初露锋芒。最值得一提的是,BMS公司开发的TYK2抑制剂BMS-986165,用于治疗银屑病,目前正处于临床3期,在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临床2期试验中达到疗效主要终点,副反应小,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信在不久之后,TYK2 抑制剂就会传来捷报,给银屑病患者带来福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式(I)所示的吡唑并[1,5-a]吡嗪类衍生物,或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
其中:
Z选自键或-(CH2)h-,其中一个或多个亚甲基单元任选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C1-C3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素的取代基所取代,其中所述的烷基或烷氧基任选进一步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3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